初中生的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4.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中学生对自己过度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过低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在性格上通常表现为害羞、内疚、忧郁、焦虑、失望。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1.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
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追求升学率,以及来自家长、老师、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挫伤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心理冲突,表现异常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
2.增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
要引导中学生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优点和缺点、成功与失败,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从失败中吸取积极的教训。这样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对今后的工作成就和社会适应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帮助中学生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分享集体的欢乐。(2)帮助中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集体的各项活动中去。(3)引导中学生适度地渲泄。(4)培养中学生多方面的情趣。学会自我调节,善于驾驭个人情感,有效排除不良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一份好心情。
虽然中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远远比不上成年人,但因为他们未发育成熟的心智以及不充足的社会经验,他们反而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我在这里先聊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
逆反心理
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之一就是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孩子对于家长的顶撞和不服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家长对于孩子意愿的不尊重。像我小时候明明不喜欢游泳,可是家长硬要我每星期都去游。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撒泼打滚怎么样也不游泳了。其实小孩的心理都是很简单的,他们趋利避害,想要对自己有利的以及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因此,他们才会在面对自己厌恶却又被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感到逆反。但是家长对小孩的干预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缺少经验,不懂什么才是真正但对自己有利的,所以倘若放任不管,他们难免误入歧途。
那么克服逆反心理的关键就在于以一种小孩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干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和他们阐清利弊,以一种理性而非感性的方式告诉他们为什么有做某件事的必要。像父母经常说的“我这是为你好”就是一种感性发言,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地把道理讲清楚,想必孩子也更能接受。
就像当初我妈就跟我说一定要有一门体育运动,因为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而我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也提出了换一种我喜欢的体育运动,后来我自己选了网球,再也没有因为这件事产生过逆反的心理。这也引出了第二个克服反心理的关键,就是允许孩子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例如体育运动或者别的兴趣爱好。他总不能自己逆反自己的选择吧。
自卑和自负心理
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心理问题其实有着极度相似的原因。人们常说自负就是极度自卑,这是因为自负往往是盲目的,在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之下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而这往往是在家庭里众星捧月般对孩子的对待而导致的。让孩子过分自信的同时也丧失了客观审视自己真实状况的能力,或者可以说变得恐惧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一种自卑。而这种自负的情况却比自卑更加危险,因为孩子自己总是不能接受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的事实。而且因为缺少面对挫折的经验,这类孩子往往会在事实面前更加脆弱。而自卑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心理问题。孩子可能因为总是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而失去生活的动力,变得消极,不思进取。
事实上这两种心理问题都是因为与别人的比较而产生的,那么想要克服或是在根源上避免这两种情绪的产生就必须要从家长开始减少这样的比较。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不管一个小孩多么优秀,总是会有人更加的优秀。所以说任何层面上的比较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一个小孩成为最优秀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也不等于我们就不应该鼓励孩子去进步,而是测量所谓进步的方式应该是自我比较。就像联系短跑,测量进步的标准应该是与自己上次的成绩比较而不是去与博尔特比较。如果家长们能够在自己的孩子展示出进步的时候适当的不表扬或夸奖一下,那相比孩子们也能逐渐自信起来吧。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多沟通交流,平时要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关心孩子,知道孩子有没有情绪上的变化。要让孩子信任你,有什么情况愿意和你说。孩子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对孩子多认同,鼓励和赞美,给孩子支持和信任。
其次要给孩子减压,多听音乐,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去室外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学习劳技能和生活知识,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多交朋友,和同学一起玩。有什么问题,家长要及时处理,为孩子答疑解惑,回答孩子的疑问。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最后要经常锻炼身体,多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增强体质还能加强孩子的专注力。总之有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厌学初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导?厌学确实是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厌学的学生不想主动学习,觉得学习不枯燥,成绩差然后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甚至导致辍学!
解决厌学初中生的心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疏导:
1、疏导心灵,多鼓励。一定要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不要急于求成,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多一些包容和帮助,与学生交朋友,影响其思想。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慢慢觉得原来的学习也有点意思,学生每进步一点,都要实时表扬和鼓励。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学生从心理上改变厌学的态度。
2、帮助学习,让学习更轻松。厌学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习上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帮助其指定简单的学习计划,利用一些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督促指导,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3、循序渐进。不要着急,不要指望学生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改变和突破。循序渐进,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厌学初中生的心理疏导是我的日常工作!初中生厌学一般是家庭病,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初中生的厌倦是父母成长的最好机会!
但是你的问题给了初中生厌学的原因:“穷学生”!一个穷学生意味着初中生在学校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这样,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解决学习成绩不佳的问题。同时,也要为初中生寻找和创造亮点,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不知道初中生在哪个阶段,小学、中心、大学,不同阶段的干预策略不一样。
青少年厌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一个严重问题。先从关系入手,再解决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学习是每个人一生都在进行的过程,而在人的少年期,学习这个概念更为精准、固定,上学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一上初中就变得不爱学习,成绩也不如之前,无论怎么跟孩子交流沟通,效果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还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加重,那么,厌学初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导?
厌学初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导?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许多厌学的学生自身很有天赋,只是缺乏挖掘他的人,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与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应该多多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的对兴趣的热情转移到学习上来,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厌学的学生大多由于学习进度跟不上,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轻视。随之出现一些典型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厌学情绪就会减弱,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
3、减轻孩子的心理和课业压力。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老师和家长往往给予孩子他们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和抵触,当孩子承受不住的时候,厌学就会产生,严重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尽量减轻厌学学生的负担,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4、协助学生维持人际关系。
学生在机构人家关系处理不好,也是厌学的一大原因。机构班级的组成由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和不同环境的家庭组成的。他们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由于性格孤僻,不善言辞。而往往老师和同学之间会忽视和冷漠这些同学。使得他们更加的孤独和不安,严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叛逆的现象,厌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处理不好,对学生的人生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我始终认为兴趣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厌学的学生,家长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同时老师和家长一起寻找到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亦或者是家庭等原因),找到根本在解决根本问题,其次就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慢慢的从不想学到主动学习过度!
具体参考以下方法。
1.多花时间了解,接触孩子
初中生正好处于叛逆时期,这时间的孩子比较难管教,家长需要多花时间去跟孩子沟通,最好是能够让孩子把父母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能够向父母说说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的想法。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生活的社会,很多父母一直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就已经尽了父母的责任了。其实不然,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的倾听。父母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找出孩子不想学习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
2.不给孩子压力,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现在无论学校,家长都比较重视分数,辅导学校现在也是以提分为标准,导致现在的学生考试压力很大,怕考不好父母责怪。就算孩子考试比上一次进步,父母看到分数觉得不如意也丝毫没有表扬,这对孩子会是很大的打击,渐渐的也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孩子不想学习,家长首先要自己反思,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进步了要及时表扬,认可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这样孩子才会越学越有动力。
3孩子相互之间的比较要适当
现在的家长都喜欢拿孩子来比较,每一个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确实相互之间的比较有时会对孩子起到激励的作用,但也需要考虑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的内心比较脆弱,家长之间的比较会适得其反。对于家长来说,把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也要看情况去比较。不能时常把孩子与班级的第一名,准确来说不能经常把孩子与比他高一大截的孩子进行比较,要比较只能找与其相近能力的进行比较。
4.增加孩子的抗压能力
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压力时,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排解压力并帮助孩子增加抗压力的能力。教导孩子遇到压力,遇到困难如何去一步一步化解,如何将压力化为动力。
5.给孩子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现在的社会上流行很多种学习的方法。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家孩子的一套学习方法,切记模仿他人孩子的学习方法。毕竟人各不相同,所适合的方法也不相同,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成绩上去了,才更有动力学习。
6.主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家长有空余时间时,可以多带孩子阅览相关的书籍,周末去图书馆看看有益的书籍,跟孩子去观看有关读书方面的电影,带孩子去大学的英语角,自习室走走,培养学习的氛围,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各方面还在发育的过程中,思想还不是很完善,但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在此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有十分渴望独立,此时便会出现叛逆的心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青少年叛逆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分别有哪些。
青少年叛逆的心理问题
1、不愿听父母的唠叨。孩子从小始终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当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他们的身体发育加快,思维成长到一定完善程度时,开始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开始被身心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所困扰,此时他们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困扰,这是人的生存本能。
此时从小对家长的依赖和自身成长的要求出现了矛盾,使孩子不知所措,又不知道怎么样说,或不愿意对家长说,认为全听父母的话,是不成熟和没有长大的表现,于是就会变得叛逆。
2、情绪开始不够稳定。孩子的脾气已经有暴躁不稳定的表现,情绪较难以控制,稍微有些不开心就发火,表现为容易激动,经常和父母亲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唠叨,只要和他说事情,就无法听进去,甚至有摔门、拍桌子,反锁房门等情况。
3、自尊心过强的逆反心理。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师和家长的话不再像孩子时那样言听计从,他们渴望自己解决事情,摆脱成人的管束,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满足教师家长的说教。有时表现出不听不信,过于任性甚至公开与教师、家长作对。
4、自我意识过强。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
青少年叛逆的解决办法
1、注意语言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与用词。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命令、被驾驭、被强迫或被规定做任何事。有些字像“应该”、“必须”、“务必”、“一定”等,都是激起反抗情绪的祸源,命令会引起抗拒的心理。相反,应该以征求同意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
2、耐心交流
交流往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一个阶梯,他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减少代沟,增进感情,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争吵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而如果想让孩子与自己之间减少隔阂就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从而正确的去教育和引导孩子。
3、转变沟通方式
当家长与孩子沟通出现问题,孩子常常闭口不语或激烈反驳,使得既定谈话中断。反过来,家长可通过观察中断的节点,来反思哪些表达方式会激起孩子的反感,从而避免沟通中断。
4、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
对于有叛逆心理的i青少年来说,家长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可以缓解情况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们要做到心平气和的面对孩子,同时让孩子释放内心的情绪,带着孩子出去散散心,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面对初中生不想上学的情况,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初中生不想上学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是人家交往不顺利导致的,作为家长,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初中生不想上学有什么解决方法
1、与孩子沟通
坐下来好好地问一问,到底是为什么不想上学,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是就是认定了不想上学,家长这时候就要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一些身边的事来告诉她们,让明确的她们知道自己不上学之后要做的事情,要承担的结果,细心地跟孩子沟通。
2、跟老师合作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这时,想深入了解“初中生不肯去上学”的原因,建议父母和老师坐在一起,深入交流和沟通,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家校共同努力,帮孩子解决后顾之忧,让孩子能轻松愉快地融入到学校的学习氛围中。
3、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与孩子一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确保这些目标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和分数,更是为了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4、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找他的闪光点,不要放过每一个值得表扬的机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紧密相连的,不能把它们分开,如果你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很差,那你就要多花一些时间陪他,引导他。
初中生不想上学的原因
1、家庭环境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呵护和苛求,过分的期望和压力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力。此外,一些家庭缺乏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指导,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使得初中生无法得到合理的学习支持和帮助,从而导致了她们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2、找不到学习方法,觉得学习困难
有的孩子刻苦是刻苦,但是没有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每次考试都是上不去,也下不来。这些都导致孩子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也是这样,不学也是这样,慢慢地对学习就不在意了。
3、青少年自身的性格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时期,有些青少年过于追求高分数、性格孤僻或者害怕与他人沟通,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绪。
初中生厌学的表现
1、总是说自己学不会。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会,呈现自卑的心思,也不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把失利合理化。当孩子呈现学习上的失利,不从自身原因,总是去找借口或许理由来开脱,就是呈现了厌学心情。
3、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课后作业马虎应付或互相抄写,有时甚至没有完成,成绩不断滑落。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正在快速发育和成长,需要更多的运动和休息;存在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但也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具有探索和好奇心,但对未知和不确定的事物也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初二的学生心理特点是紧张压力大和叛逆期,这是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一定要与孩子多加沟通与理解,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孩子在学习方面不行的话,也不能强求他,告诉他只要他尽力了,结果并不重要。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懵懂期,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一个年纪,这个年纪其实非常难以管教,但是只要正常掌握他们的人格发展特点其实再加上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易怒敏感自傲一定要记得加以引导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平等对话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加以教育。
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一定要与孩子多加沟通与理解,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孩子在学习方面不行的话,也不能强求他,告诉他只要他尽力了,结果并不重要。
这时候的孩子对外界的理解不够充分,但是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想象力。才造就了他们无所畏惧的心理。这种心理是好的,但是要加以控制和梳理,一旦有差池,这种勇敢就会变成莽撞。勇敢的他们在这时候对不公平的事情,会毫不犹豫的指出来,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不满。我们要做的,是认同。前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叛逆。这个是占有50%以上的心理区域。一般的中学生都是在十四五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边的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面对问题的独立解决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是自高自大。认为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就不太愿意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
面对这种时候的孩子,我们不能固执的让他们按照我们大人的要求去限制他们。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了,能面对这个社会了。我们要做的是去理解,去引导,去拨乱反正。理解他们的行为,站在他们的角度认同他们的行为。但是要告诉他们的行为有不妥的地方,换个方式可能会更好。
初中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养成各种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当孩子成为一名初中生以后,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及时找出对策。
初中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1、人际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要帮助初中生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态度;其次,是从调整认知、建立新的人际交往习惯出发,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要强调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明白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从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入手,注意到改变中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2、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害怕考试考不好,影响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的前途,也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或者是孩子的表现已经尽力了,但是父母希望孩子能更好地发挥他的状态,这时候孩子感觉到很大的来自父母的压力,不自觉地就会把学习与痛苦体验相联系起来,造成对于学习的厌烦和逆反情绪。
对于这种情况,一是要培养孩子正直、诚实、友爱、善良、宽厚等品格,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二是不能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要真正关心孩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进而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使孩子健康成长。三是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在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波动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打击和责骂。
3、自身认知方面。由于以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自己又缺乏意志和自信,加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有希望,否则就低人一等。因而害怕失败,偶然失误,便自怨自咎、悲观失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这种情况,家长要让初中生全面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初中生的教育方法
1、家长给孩子留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家长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初中孩子的保姆,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这会让初中孩子产生依赖性。家长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教育初中孩子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放弃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
2、要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代沟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这时候,做家长的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一味的打压、反对。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而自觉的更正自己的行为。
进入初中之后,一部分学生能继续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令人担忧。乡村学生不学习的稍多一些,城里学生相对少一点。初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原因之一,有一部分学生小学时学习就有障碍,成绩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到了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就开始有学习困难的。进入初中后这部分学生就根本不学习,只是因为年龄小,还需要在学校里,俗话说在学校“养身板”。
原因之二,小学时几乎是班主任一人全天给学生上课,班主任长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便于管理学生,学生也是必须听班主任的话,因而大部分学生还是学习很好的。到了初中后都是专任教师上课,各科老师轮流上课,班主任老师的课每天一节,多的两节。学生对科任老师不是很亲,几乎是把班主任当成了自己的老师,所以有时也会不听科任老师的话,时间长了可能会不学习某些学科。
原因之三,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加,任务量加大,学生顾了这科顾不了那科,有时学习时间分配不尽合理,某些学科学习有了障碍,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学习兴趣,逐渐开始不学习,最后完全告别此学科,再无缘相会。这科不学了,势必影响总成绩,也可能迁移到其它学科的不学习。
原因之四,进入初中之后,孩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从学习上找出路,初中毕业后到社会另寻出路,所以他们在学校根本就不学习,乡村学生居多。
原因之五,有些学生需要被关注,但有时没能如愿,可能会产生某些想法,也可能导致不学习。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留给了初中教师一个教育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每个学生都不厌学,愿孩子们都不掉队,愿学习是孩子的兴趣、是孩子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