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暑假期间,对于还没有上过初一,想了解初一地理学习内容的同学,或者刚上完初一,需要复习的同学来说,暑假都是个好时间。下面为大家分享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
地球和地图
1.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3)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2.经线和纬线
(1)经线
①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
②经度: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2)纬线
①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形状为圈。
②纬度: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人们把纬度分为低、中、高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
(2)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3)地球表面的五带划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4.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指的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3)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内容也越详细,精度越高。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3.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4.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7.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年变化
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4)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1)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2)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3)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5)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三)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形状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
①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②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
口诀一:南纬S、北纬N,西经W、东经E。
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3、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4、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66.5°—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23.5°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23.5°—66.5°)。
四、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五、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在时刻变化的。特点:时间短,多变。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点:长时间,稳定。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b、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c、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纬度位置与气候:低纬气温高降水多、高纬气温低降水少。
B、海陆位置与气候: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 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靠近海洋降水多,距海远的内陆降水少。
C、地形因素与气候:地形主要是地形雨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D、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因素):温室效应是由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而臭氧空洞是由人类排放的氟氯化合物造成的。人类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扩大,北方地区易发生沙尘暴。
六、居民与聚落
1、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无法反映一个地区中的人口数量, 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的分布情况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2、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根据这些,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色人种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种。阿拉伯人—白种人—西亚、北非;印度人—白种人;因纽特人—黄种人—北冰洋沿岸;印第安人—黄种人—美洲。
3、世界的语言: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使用的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4、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穆斯林)、佛教,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注意:中国的回族、维吾尔族信伊斯兰教)。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泰国把佛教定国教 。
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其中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
6、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生产活动的不同。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业生产,乡村—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