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古体诗不拘于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太讲究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多种形式。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什么是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哪几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一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救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蜀道难》原文
噫吁嗽!危乎高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晚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满瀑流争喧愿,砍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战?
剑阁峰嵘而崔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材。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