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家长发现孩子多了什么东西时,询问孩子,孩子就会撒谎说是别人给我,但其实这是孩子偷来的。俗话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偷东西撒谎的行为时,一定要严肃处理,正确教育孩子。
孩子撒谎偷东西如何教育
第一,警示教育法,给孩子建立正确认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又撒谎的现象,你需要马上对孩子启动认知教育,通过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帮助孩子完全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以及再发展下去的可怕后果。家长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例子,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让孩子知道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时,这时家长再加以引导,就容易让孩子对偷产生畏惧心理。
第二,承担责任,积极认错。
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
孩子之所以拿别人的东西,是孩子自己喜欢也想拥有,而撒谎就是怕家长让还回去。拿东西本身就不对,还撒谎就错上加错。要让孩子知错就改,以后不要撒谎。
第三,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说谎的行为,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而且要尽快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即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也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孩子。
另一方面家长不能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而是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的方法,这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再次犯错。
孩子撒谎偷东西的原因
1、孩子分不清“偷”的真正含义,只是以私自占有为目的。孩子偷东西最常见的年龄,一般在儿童期(6——11岁),在这个成长阶段里,如果家长不懂也不重视家庭教育,很容易忽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认知教育。当孩子不理解“偷”的含义时,很容易把偷与拿混为一谈。
2、攀比。孩子上了学,等于是进入了一个相对单纯的小型社会。她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人际交流上的。一个班的孩子,总有的家庭特别有钱。穿名牌鞋、名牌衣服,戴名牌儿童表,用贵的本子、贵的笔……
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会心生不平或是受到感染,进行效仿。这个年纪的孩子,自尊心强,也有虚荣心。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地位,被教训、被打、被抓的风险显然就低于了眼前的“诱惑”。
2、道德感不强。小孩偷东西可能是未形成道德感或道德感不强,虽然知道偷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但是却不遵守,或者觉得拿了别人的东西以后不会被惩罚,也不会在内心形成羞耻和自责感。父母一定要加强对小孩的道德教育,要让小孩知道这种行为不正确、不道德的。
我觉得孩子偷东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偷东西是一个认知问题,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孩子范这些错误是很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怪罪孩子,不能打骂,更不能把"小偷"称呼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要告诉孩子对与错。让孩子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能拿走的,拿了就是错会受惩罚的。平时陪孩子看一些教育片,让孩子通过故事明白一些道理。
我们大人很容易把孩子成人化。总是会用成人的想法去看孩子的行为。
对于偷这个字,孩子其实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可能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是他想要的。所以就拿了。他意识不到这是不好的行为。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不能采取暴力的措施。如果孩子是第一次,一定要低声教育。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知道孩子真正的引导。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之后,就能正确的做出引导了。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想法,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就采用吼或者是骂。孩子会觉得委屈,他不理解你为什么这样。而且正因为孩子的不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偷,所以可能会更有逆反心理。他下次可能还会如此。
而如果,我们耐心的和孩子进行沟通教育,多了点耐心。不仅能正确的引导了孩子,也让孩子明白了你的想法,彼此也增进了感情沟通。孩子下次也就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了。
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正视错误,是改掉偷窃行为的前提。发现问题并致歉,培养孩子的羞耻心,强化他的自制意识,不要让孩子将错就错或存在侥幸心理。
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区别“别人的”和“自己的”两个概念,教育孩子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对方同意,不能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借的东西一定要归还主人或原处。
多用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父母应把偷窃行为扼制在萌芽阶段,不能放任不管。孩子周围出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并教育鼓励孩子将物品归还原主,同时要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物品。
很多小孩子因为没有受到家长的细心教导,导致孩子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理性的看待孩子的情况,不要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行为标准,告诉孩子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会让周围的孩子都不跟你做朋友,家长要告诉孩子偷东西的危害,告诫孩子不要采用撒谎的形式,来躲避惩罚。
小孩子偷东西撒谎怎么教育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心平气和和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说出实情。千万不要骂骂咧咧,更不要去打孩子,也不要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那样很难让孩子说出实话,反而还会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就事论事,不要激化矛盾,要了解真实的原因。
2、积极的引导孩子
孩子偷东西被发现,一开始肯定是不敢承认的,犯了错谁都怕被批评,所以,就会撒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果想要教育孩子,就要耐得住性子引导孩子,一顿批评虽然可以换来孩子的点头承诺,以后不再犯错,但是孩子不一定会改正,所以,家长要用对方式,杜绝孩子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让孩子不再犯错。
3、及时惩罚
孩子承认错误,及时表扬同时作出相应惩罚。孩子承认错误时,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惩罚减少一天。这样孩子以后即使撤谎,也会很快承认错误,不会顽固到底。而且这样才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4、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平时可以多和孩子交流,适当多鼓励孩子,教孩子学会反抗,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这样当孩子遇到其他孩子暴力行为的时候,会寻求父母的帮助,作为孩子能信任的对象,也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受到欺负,避免孩子不得已发生偷东西行为,也能使孩子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行为标准。
小孩子偷东西撒谎的原因
1、偷东西撒谎是为了满足欲望
小孩子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有着近乎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同时也拥有更多的“欲望”,比如想要某个玩具,想买某种好吃的零食等。但他们同时没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便自然而然的想要通过,向父母撒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满足欲望,以此避免受到惩罚。
2、获取关注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都希望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甚至陌生人的鼓励和表扬。但是受到一些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他人的这种善意关注,为了寻求这种“关注”,就采取一些反面的方式,引起关注,让家长和周围的人都关心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家长要合理的引导孩子。
16岁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教育,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偷东西的习惯。面对这种问题,家长要告诉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是不好的,不能因为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做出不符合规矩的事情,家长要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有一个好的行为标准。
16岁孩子偷东西如何教育
1、先沟通
当16岁孩子偷了东西后,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揍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其实家长越是打骂孩子,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所以打骂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遇到问题家长应该跟孩子,面对面先交流沟通,问清楚为什么孩子要偷东西,他是否是有什么需要,了解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2、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父母的言语对16岁孩子是很重要的,有时候父母一句鼓励孩子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充满动力,相反有时候父母否定孩子的一些言语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已经不爱自己了。当孩子偷了东西时,很多父母会用特别难听的言语刺激孩子,用这些过激的方法反而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很容易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
3、多一些耐心
面对16岁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家长首先要冷静地看孩子偷东西,不要急于责骂孩子,否则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应该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家长只会打骂孩子,难免会伤害孩子自尊心,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绪,所以要多些耐心,好好跟孩子沟通。
4、及时告诉孩子是非对错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告诉孩子这样不对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小时偷瓜,长大偷牛”,家长们不能轻视一些孩子小时候的习气,如果没有加以纠正,就会像滴水穿石一样,总有一天会酿成大错,害人害己。孩子在外面犯了错误,很多家长都想着,等有空的时候再教育吧,结果一等再等,反而忘记了要教育孩子这件事,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16岁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需要更多关爱
16岁孩子觉得生活里缺乏情感和关爱,这可能是孩子偷东西行为的诱因。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无人问津,他们内心深处会觉得空虚,就有可能通过偷窃来填补这份空白。有偷窃习惯的孩子通常比较孤独,在学校人缘一般,与朋友相处也会有问题。他们缺乏表现自身感受的渠道和机会,所以家长要多关心这类孩子的生活。
2、喜欢某种物质
若是孩子喜欢某个物品,可是孩子和小朋友要,小朋友不愿意给,或者父母不同意买,于是孩子会因为拒绝而产生的强烈的占有欲,因为正当手段得不到,所以孩子只好自己偷偷去拿。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出现“偷窃”是因为孩子喜欢玩具,可是由于自己得不到,于是才会出现“偷”的行为,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要及时改正。
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自己喜欢想要的东西,有时候他们无法管住自身的欲望,也没有明确物权这个概念,认为只要是我喜欢,那么就应该是我的。这不算是绝对意义上的偷窃,那么当咱们孩子第一次偷东西,家长需要怎么做呢?
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该如何教育
1、稳住孩子情绪,先不要追究他的过错,完全可以说:“是不是非常喜欢这个东西呀?”让孩子感觉父母跟自己是一边的,这样也方便下面教育工作的正常展开。如果这个时候严厉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2、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孩子其实都很善良,家长可以这么说:“你拿超市的东西,之后这个姐姐要因为你挨罚的,你想不想姐姐挨罚呢?”可以利用孩子的善良,间接指出他们的这个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只要意识到这一点,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羞愧,主动承认错误。
3、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决定解决方案。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命令,身为旁观者,我们都知道家长说的确实没错,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的行为做法只会让他们觉得得不到尊重,孩子容易激起逆反情绪。
4、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家长要可以自己的想法用疑问句的形式说出来。比如:那我们一起去把东西还给别人好不好?妈妈这里有钱,陪你一起去给人家钱行不行?类似都可以。我们并没有给孩子更多选择,只是话术上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而已。
总之,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不能过于急躁,也不能完全无视,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有耐心、讲科学,一步一步慢慢去引导孩子。教育本就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只要当事人能积极配合,想要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一点都不难。
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小孩偷东西很多时候来源于一份羡慕,在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或者同学,他们都有很多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有自己也想有,但家里父母没钱不给买,所以就有了偷窃的行为。
2、因为孩子的占有欲太强,研究发现孩子对物质的占有欲在3岁左右萌动,家长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从前孩子很喜欢分享,别人拿走他的东西他也都不在意,但到了3岁以后“变小气”,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自己的领域、私有财产有了保护欲。
3、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偷”的概念的不一样的。2-5岁的孩子物权概念不清晰,没有物品归属感。相对更多的孩子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是会下意识的据为己有。5岁以上的孩子心智趋于成熟,基本上对事情有了判断力,知道如果再不经人允许就拿东西的情况,就叫“偷”东西了。
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样的家长,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存在偷东西的行为,因此当他们发现自家孩子有这种坏习惯的时候,无疑是十分愤怒的。这时候,如何教育孩子就成了他们重中之重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
13岁孩子偷东西如何教育
1、巧用转化教育
当家长发现孩子初有偷窃行为的时候,家长还应先冷静下来,给足孩子的面子,切忌不能和孩子大发雷霆,劈头盖脸的一顿训。这个时候,家长要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将孩子犯的错作为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偷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行为。
2、理解孩子
13岁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因为哪怕是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13岁的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这个时候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3、鼓励孩子归还东西并予以道歉
在教育偷东西的孩子时,家长需要去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同时也可以去鼓励孩子归还东西,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归还东西,并进行赔偿和道歉。当孩子有偷东西行为的时候,家长要耐心的教育他们,让孩子知道和了解这样的行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要及时改正。
4、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家长在平时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同样,孩子的东西我们一样需要尊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拿取。因为大部分的孩是透过我们对他的物品的尊重来体验到尊重感、界限感,进而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
5、对孩子花点精力
家长要多花时间精力在孩子身上,13岁孩子已经错过最佳管教时期,如果简单粗暴教育会增加孩子叛逆心的。因此,家长这个时候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和孩子交心,表现出你们的失望,伤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同时,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在没有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乱动别人的东西,更不可以偷别人的一针一线。
13岁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存在叛逆心理
有的13岁孩子偷东西是一种叛逆心理,想要得到身边人的关注。如果是这个原因,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再说这个年龄正值青春期,比较叛逆,所以很难管教,但是作为家长,为了孩子未来也不能放弃。
2、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有的13岁孩子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自己的玩具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
对于“偷东西”和“撒谎”这种严重的错误,必须用最严厉的方式来处罚,因为这关系到道德层面,是原则性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孩子拿别人东西还撒谎怎么教育?
孩子拿别人东西还撒谎怎么教育
1、承担责任,积极认错
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
2、家长处事的态度要坚定
我们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以后的行为。我们家长态度要坚定,明确这样的行为很不好。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严重性,保证以后不要犯此类错误。
3、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说谎的行为,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
孩子拿别人东西还撒谎的原因
1、缺乏认同
为了在群体中赢得更多的好感和尊重,获得群体归属与认同感。比如,孩子因调皮或学习不好,不被家长和老师认同。越缺乏 认同的人,内心越是渴望被认同,孩子在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被认同,也没有群体归宿感,会通过金钱或什么东西来讨好同伴,以获得被尊重,被认同。
2、父母过多的忽略孩子
孩子会做一些父母不接受的事情,来用“叛 逆”和“问题”吸引父母的眼球来关注自己。
孩子拿别人东西还撒谎怎么教育,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现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后,家长不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主动反思并改变教育方式,这样做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很多孩子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受到很大的学习压力,总是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一种厌倦的态度,有时候还会因此而撒谎。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有宣泄的机会,给孩子适当的玩耍时间,不能让孩子一直处于压力的状态,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初中的孩子总爱撒谎该如何教育
1、告诉孩子诚实是美德
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孩子的美德和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人都会说孩子太善良了,也会不好,因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们却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态。只有诚实善良,才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会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这样孩子才能有诚实的概念。
2、父母树立好榜样
要想让初中孩子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切实行动告诉孩子,说谎是不对的行为。父母多跟孩子交流沟通,要让孩子明白,说谎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要诚实守信,无论结果如何,父母都会体谅,所以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原因而跟父母说谎。
3、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
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平时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初中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联系,可以多打电话,多送孩子礼物,避免让孩子因为孤独感,而说谎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对于孩子说谎,最无效的方法就是当众去教育孩子、批评孩子,父母要深刻记住的是,任何以损害孩子自尊心的方法,都是没有效果的教育方法,要学会平等跟孩子交流。
4、给孩子机会
给初中孩子机会去尝试和试错。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犯错是必然也并不可怕,而且也是应该被正视的事情。父母要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试错、纠正。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总结,当孩子自己经历过后自己的眼界就会拓展,就会知道,下次面对这类的情形该如何做了。
初中的孩子总爱撒谎的原因
1、趋利避害
有些中学生说谎是因为想逃避责任、自我保护。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学,就会逃课,一旦被老师发现,就会说谎来逃避老师的追究,以实现自我保护。还有的孩子考得不好,为了躲避父母处罚,就会偷偷改分数,这些都是中学生常见的行为,所以家长不要对待孩子太过苛刻,要跟孩子好好沟通。
2、叛逆心理
孩子一到了中学,就会突破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他们有独立的个性和思想,他们开始试图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控制,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但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如经济、生活、情感和学习上还得依赖父母和老师,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和生活,构成了他们内心错综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状态,导致极易发生撒谎行为,所以这个时期的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生活。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还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就会以乱扔东西的方式去发泄不好的情绪。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何表达情绪。
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如何教育
1、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发脾气扔东西的原因各不相同,各位家长要找到自己家孩子扔东西的主要原因,再根据这个原因实施相对应的方法。如孩子是因为好奇扔东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孩子是因为不开心扔东西,家长就应该和孩子耐心的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
2、家长要有同理心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这个时候她并不希望家长跟她讲道理,而是希望家长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现在她心里的感受。孩子最渴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又苦于没有语言可以表达自己,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仔细的聆听孩子,问一下她到底怎么啦?仔细的听孩子倾诉。只要父母理解孩子现在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在跟孩子进行交流,孩子肯定愿意敞开心扉交流。
3、给孩子一个宣泄角
孩子发脾气扔东西,主要是控制不住情绪,还有就是对东西的价值没有概念,不知道哪些贵重,哪些不能摔。如果家长给孩子布置一个“宣泄角”,在家里开辟出一个区域,里面布置上软一些的抱枕、毛绒玩具等,让孩子生气的时候去这个区域,随意摔打这些被允许摔打出气的东西,对孩子快速安静下来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4、不要让孩子用发脾气达成目的
父母的等待和倾听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孩子的要求。不同意给他们买的东西,哭闹过后平静下来,不能买还是不能买,孩子依然要面对“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的结果。无原则溺爱,要什么买什么,容易造成孩子对物品强烈的占有欲。
5、让孩子学会等待
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一旦不如所愿他就会哭叫不止,这以后,会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怎样做才能实现,而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让孩子学习等待,重要的是不要让他失去希望。
这种时候,家长不妨先对他说“可以的”,先接受他的请求,然后告诉他只要稍微等待一段时间,他的愿望就会得到满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耐心和结果关联上,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事情的结果就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的原因
1、他们渴望独立和空间
家长们不要把孩子们当做自己的一个附庸,孩子发脾气是想要自己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不仅仅是指小房间,而是要心理上的安全距离,父母不要越界,要让他们有这样一个小空间去发挥想象力,与自己独处。如果打破这个规则,就会让他们感到反感,所以就摔东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被忽视
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之后,便会希望父母能够给自己足够的空间,但是此时父母却依然会干涉他们的生活,所以孩子自然会心生不满。他们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难被父母理解。于是孩子便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的去发泄,比如发脾气,这其实是孩子的本能反应,并不是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