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有哪十家。
百家争鸣有哪几家
虽然说是“百家争鸣”,但其主要的也只有十二家而已,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医家和小说家。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的话,则主要就是前六家而已。
百家争鸣前六家分别是哪些,代表人物是谁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
二、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代表作:《墨子》。
三、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代表作:《公孙龙子》。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代表作:《韩非子》。
五、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代表作:《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
六、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代表组:《邹子》和《邹子终始》。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出现,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
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
百家争鸣的意义
第一,“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第二,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