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2024-03-25 14:17229浏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支持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主旨是什么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重点句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味着只有在成功和权力方面取得胜利时,才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句话强调了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即当一个人失去地位、权力或成功时,他会面临更少的援助和支持。这句话也暗示了人们倾向于与成功者保持关系,在关键时刻选择离开失败者。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位和权力,因为失去它们可能会让我们发现,我们会面对更多的孤立和困难。这句话也让我们反思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他人的支持是否只取决于他们的地位和成就。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suggest什么意思 下一篇:reward和award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