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悯农》这首诗,大家肯定第一印象就是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大家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悯农的作者是谁
唐代诗人李绅写下了两篇千古传诵的经典诗作《悯农》。
1、《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①悯农:同情、怜悯农民。
②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③万颗子:很多粮食。万,指数量很多。
④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⑤犹:仍然,还。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赏析】:“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了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表明全国的土地都已被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在这样的年头,照理说农民应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现实却是“农夫犹饿死”。一个“犹”字,发人深省:到底是谁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置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个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凝聚着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和对当权者强烈的愤慨。
2、《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悯:同情,怜悯。
②锄禾:为禾苗除去杂草,疏松泥土。
③当午:正午时分。
④皆:都。
【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选用短促的仄声韵,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愤而又郁结难伸的感觉,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悯农》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于农夫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于农夫的同情。写出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同时借此揭露社会不平,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怜悯。
《悯农》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唐代诗人、宰相。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