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该成语的本义是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锱铢必较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对锱和铢这样微小的量都要计较。比喻不大度,凡事斤斤计较。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出处:宋·陈文蔚《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正音:“锱”,不能读作“liú”。
辨析: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锱铢必较近义词
分金掰两、睚眦必报、一毛不拔、斤斤计较、爱财如命、锱铢较量、铢铢校量、风光霁月
一毛不拔拼音:yī máo bù bá
解释: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斤斤计较拼音:jīn jīn jì jiào
解释: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爱财如命拼音:ài cái rú mìng
解释: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铢铢校量拼音:zhū zhū xiào liàng
解释: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铢铢较量拼音:zhū zhū jiào liàng
解释: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出处:清·陈确《原教》:“荀告韩杨,各是所见,铢铢较量,可谓愚甚。”
锱铢较量拼音:zī zhū jiào liàng
解释:同“锱铢必较”。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
锱铢必较反义词
不拘小节、捐弃前嫌、鸡虫得失、慷慨仗义、一笑置之、慷慨解囊、宽大为怀、恢宏大度、不图回报
恢宏大度拼音:huī hóng dà dù
解释:恢:宽广;大。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慷慨解囊拼音:kāng kǎi jiě náng
解释: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捐弃前嫌拼音:juān qì qián xián
解释:抛弃旧有的嫌隙。
出处:汉·王褒《九怀·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满不在乎拼音:mǎn bù zài hū
解释: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鸡虫得失拼音:jī chóng dé shī
解释: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出处:唐·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锱铢必较造句
1、他真是受尽人间的践踏,含辛茹苦,锱铢必较终于成了大富家了。
2、他为人锱铢必较,小气至极。
3、这间公司对职员的薪水锱铢必较,请个病假也要扣钱。
4、而财政危机或许会迫使两个大党变得一样锱铢必较。
5、他锱铢必较,所以人人都远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