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本义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状语、定语;含褒义。多用于书面语。也说“顿开茅塞”。
茅塞顿开成语出处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根据这段话,后来引申出了“茅塞顿开”这一成语。
茅塞顿开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高子的人。他人虽很聪明,并且踌躇满志,可是他天性惰性,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能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情绪忽高忽低,因此总是不成大器。于是孟子想出一个办法教育他。
一天,孟子带高子到郊外的山上去散步。孟子故意带他走一条山间小道。孟子一边走一边问高子说:“你知道这条小路是怎么来的吗?”高子回答说:“是人走出来的。”孟子说:“对呀,如果再有人不畏山路崎岖,披荆斩棘,那么它会变成一条很宽敞的大道。”
孟子又带高子走到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上,继续说:“如果有一条小路,很久没人去走,那么这条路就会像现在这条路一样被茅草堵塞。现在,茅草不仅堵塞了这条小路,而且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高子听后,一下子解开了心中的疑难,如同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茅塞顿开”原义是一下子打开了堵塞心窍的茅草;比喻突然间思路畅通,明白了事情的奥妙,解开了心中的疑难。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状语、定语;含褒义。常用于当面;多用于话语。常常跟“似”“般”一类词结合成词组。
运用示例
明·吴承恩《西游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因把水夫人先见,与古心避难来此,自己拜为亲母,及闻其议论,心胸顿开茅塞,并长卿作伐,将湘灵、素娥双嫁素臣之事,备细说知。”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父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循规蹈矩生活后,幻想的破灭以及现实对他的捉弄,使他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造句
1、你讲得太好了,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什么话让你一说,效果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2、数学美的提示,可以使学生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慧火花。
3、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但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一下茅塞顿开,马上就做出来了。
4、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5、听了妈妈的话,我觉茅塞顿开。
6、我这题不会,我去问爸爸,听了爸爸的,我顿时茅塞顿开。
7、这道题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
8、老师总是使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法,常常使我们茅塞顿开。
9、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10、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妈妈一点拨,我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