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2023-02-07 13:376785浏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

“礼乐为教”思想中的“礼”、“乐”来自于殷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选取殷周时期研究其起源;将“礼乐为教”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时期作为探究重点;汉代作为“礼乐为教”思想与政治统治融合的关键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生活的时期为西周后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一再强调,夏、商、周三代中,最灿烂、最文明的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而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时代。这一矛盾,促使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否把“礼乐”与教育联系起来。

以《左传》为例,它在叙事后都有君子的评论,对于事件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通常是“礼也”、“非礼也”,即符合道德与不符合道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礼乐”依然作为评价人、事的道德标准。

孔子为什么强调礼

孔子重视礼的原因是孔子认为“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

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

1、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6、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还是礼 下一篇:劝学容易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