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从两头到中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
核舟记是谁写的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善县)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名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志的《虞初新志》收录,有删节与改动。《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和雕刻人的高超境界,他的文采堪比李杜。
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作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
核舟记的创作背景
舟记》的写作背景是: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右手攀右趾(攀—“扳”,拉;引;拨动)
核舟记中一词多义有哪些
1、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2、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加上,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3、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人五(刻有)。
4、可:
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5、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核舟记有哪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
(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竖起)
(7)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