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南方酸雨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
气候:南方降雨多,大量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地面扩。
地形:南方多低山丘陵,空气流动性差,而北方风力大,酸性气体易扩散。
环境:北方多碱性土壤,大气中碱性土壤颗粒与酸雨中和。
人为因素:南方煤炭含硫量高,排放的酸性气体。
酸雨的主要成分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成分为硫酸,硝酸,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
酸雨的形成
1、酸雨的形成首先是SO2溶解在空气和云中的水里,形成H2SO3,H2SO3易被氧化为酸性更强的H2SO4,H2SO4随雨水下降到地面从而形成酸雨。
2、酸雨的形成机理: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铜、铅、锌便是如此,将铜、铅、锌硫化物矿石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部分回收为硫酸,部分进入大气。
3、酸雨的因素: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还有少量灰尘。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
酸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
自然界中酸性物质来源
1、海洋: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
2、生物: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3、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4、森林火灾: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5、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即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之和,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
6、细菌分解: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土壤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氮气等气体。
酸雨的防治措施
1、调整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2、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由于二氧化硫是酸雨的祸根,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3、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减少废气排放,加快清洁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形成了包括汽车、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和发动机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排放标准体系,因此,要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和控制,减少废气排放。同时,加快使用天燃气、液化石油气、电能等清洁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杜绝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4、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5、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酸雨的危害
1、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2、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在降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
4、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