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

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

2023-06-01 10:40662浏览

杯水车薪(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

杯水车薪出自于: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杯水车薪”。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诸侯之间战争不断,百姓遭受着暴虐的统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为主导思想,主张推行王道,反对霸道,呼吁当时的统治者实施“仁政”。他带着学生,到过齐、宋、邹、鲁、滕、梁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希望实施仁政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但在当时诸侯混战的条件下是难以推行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疑问,孟子回答说:“仁一定能胜过不仁,这就好比水一定能扑灭火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如今有些行仁的人,好像用一小杯水去救一车柴草燃烧起来的火焰,那当然是不会成功的;如果因为这杯水没有扑灭火焰,就认为水是不能扑灭火的,那么这些人实际上就和暴虐不仁的人相同了,结果连他们原先已行的一点点仁也会消失的。”

孟子用“杯水虽然不能扑灭车薪之火,但水毕竟能灭火”这个浅显的道理作比喻,说明“仁一定会战胜不仁”。然而,尽管他奔走几十年,还是没有能够在诸侯中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杯水车薪的故事

有一天傍晚,有个叫赵大的人砍柴回来路过一个茶馆,看见里面坐着很多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乘凉。赵大把拉柴的车停在外面,也走进了茶馆。他刚喝完一杯茶,就看见茶馆外面一片红光,饱到门口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一车柴草着火了,火苗直往上癣。

赵大一边大喊:不好了,着火啦,快救火啊!一边跑进茶馆,端起桌子上的一杯茶水往柴草上泼去。茶馆里的人听到喊声,也都端起茶杯往车上泼。可是火不但没灭,借助风势反而更大了。赵大揪住衣襟,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直叹气。

杯水车薪的知识点

近义词

粥少僧多 无济于事 杯水救薪 人浮于事 杯水舆薪

反义词

卓有成效 聚沙成塔 绰绰有余 车载斗量 集腋成裘 力济九区 立杆见影 立竿见影

造句

比起灾区的损失,我们的支援不过杯水车薪。

现在房价太高了,凭爸爸的工资买房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他病重住院,五百块钱简直是杯水车薪!

现在物价飙升,可是大家的工资却不见长,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飙升的物价来说,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因为他对学习的态度很不认真,所以,尽管家长非常努力地为他补习功课,效果却还是杯水车薪。

此地乾旱近月,单靠消防车每天运水来,杯水车薪,作用不大。

张家失火后,厂里职工你三元我五元,凑了些钱送去,虽说是杯水车薪,但也算是大伙一片心意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班门弄斧的道理和启示 下一篇:班门弄斧是谦词还是敬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