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拼音:àn tú suǒ jì)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偏正式成语。成语典故最早见于《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亦有相似典故。
按图索骥文言文原文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1)蛈日(2)蹄如累麴(3)”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4)其父曰:“得(5)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6)御(7)也。”
按图索骥文言文注释
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蛈(tiě)日:眼睛鼓起,也有人认为是"跌目"。
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谓:告诉,对…说。
得:找到,得到。
堪:能够,可以。
御:驾驭,控制。
好:喜欢
按图索骥文言文翻译
伯乐在他写的《相马经》书里有“额头高、眼睛亮、蹄子大,就是好马”的说法。一次,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认马。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孙阳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孙阳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相马经》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语。
他出门看见一只大癞蛤蟆。“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啊!”
按图索骥成语寓意
孙阳的儿子寻找千里马时,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按图索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说明人们寻找事物、探索未知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事物发展也是在因果链条之上变化的,可按照“因”去发现和洞见“果”,这是人们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其二是比喻做事拘泥于教条。这从另一个面说明人们在寻找与探索未知时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线索”“已知”,思维难以超越和突破,就会陷入线性逻辑和教条主义模式,这也是人们易犯的错误。
如元朝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这就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事物的存在具有复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认识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要懂得知识的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法办事,应放宽视野并在立体和动态中寻找和探索事物,避免僵化和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