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2024-03-27 11:43243浏览

《虽有嘉肴》是选自儒家经典中的一篇礼记。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的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原文】:

《虽有嘉肴》

西汉·戴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1)“虽有佳肴”,“虽”,连词,虽然。“佳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全诗赏析

全文主要讲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使言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

本文多使用对举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此文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好的。

《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讲了什么道理

《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或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虽有嘉肴》这篇短文主要讲述“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我同意这个观点。人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学业的不足,才能自我反思,提高自己;教人以后就能知道困惑,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虽有嘉肴》语言有什么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拔四字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