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家长会十分溺爱孩子,尤其是孩子妈妈。在日常的生活中,恨不得将小孩捧在手心里,他们要什么给什么,生怕他们吃亏,但这样溺爱下成长的小孩,他们的性格大多都是有缺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妈妈溺爱孩子的后果
1、导致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更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小孩,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2、自我中心化倾向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这也是妈妈溺爱孩子的后果。
3、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
家长过多娇惯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极为叛逆,刚开始是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到了读书的年纪后因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意和胡作非为。这样的小孩,他们常常遭受老师的批评,导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没法接受,会不听从老师的管理,在孩子的授教过程中百害而无一利。
4、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这样的小孩,他们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妈妈溺爱孩子的表现
1、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2、自己玩别捣乱
孩子看到家长在打扫卫生,就会跑过去要帮助家长一起,有的家长就会找各种借口拒绝孩子,打消积极性,让孩养成懒惰和自私。溺爱小孩的妈妈就会不让孩子尝试,认为他们做不好,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
3、面对孩子的错误,逃避事实
孩子长大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这并没有什么,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多时候意识不到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如果家长包庇孩子的错误,这样看似是件很小的事情,其实却会给他们造成一个错误的认知,分辨错误的能力会很差,长大了再想纠正就已经能来不及了。
溺爱孩子会剥夺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溺爱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感统失调,因为照顾者过分溺爱保护,总是怕孩子受伤、受欺负长期搂抱式保护。
过度溺爱孩子的后果
1、价值观混乱:孩子可能会接受不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导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的。
2、自私: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习惯了周围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转,所以做事的时候他首先考虑自己,不善于考虑别人,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3、要求过多:因为孩子的需求被父母尽数满足,所以到了社会上,他往往会觉得他人都应该让着自己,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样的行为自然会让他不合群,不受欢迎。
4、社会能力缺乏:社会能力是指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父母溺爱下成长的孩子,他不会理解别人的感受,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等到真正需要他们自己适应社会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经不起一点挫折,长此以往,不学着适应,不学着进步,最终可能沦为社会的淘汰者。
5、懦弱不能承受困难: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溺爱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一切都有父母出面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不知所措,性格很懦弱,很难成大器。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暴露在外就必然会被摧毁。
6、没有礼貌:孩子在家里做惯了小霸王,经常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呼小叫。到学校对老师也不尊重,犯错误后受不得老师的批评,还经常与老师犟嘴,与同学发生一点小摩擦就会不依不饶。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从家长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起,孩子大多的行为影响来自于家长,"有其父必有其子"以及"有其母必有其女"的话中还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你如何去处理某件事情或者关系,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你的孩子。
2、客观的看待孩子在行为对错上面的问题,与孩子交流,从孩子做这件事的出发点分析是对还是错,再从孩子的表达方式上分析是对是错,无论是哪个方面,对的需要鼓励,错的需要教育纠正。
3、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在外面教育孩子不要当众指责孩子。比如孩子在接受到新事物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对待,切忌打骂,要观察他们是如何对待的然后正确指引。不要用成人的偏见对待孩子。
4、让自己的孩子多去做一些与社交有关的事情,比如说买菜,去朋友家串串门等,再者多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5、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在学习方面也是需要鼓励和正确引导的,为何而学习这个是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得到结果而非一味灌输。一味说教可能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6、在叛逆期的孩子更多有了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多谈谈心了,说出你心中的想法和故事,孩子有时候其实就是不明白为何这样不行那样不对,但是父母的人生经历总能让他们找到答案。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自古以来,我们都在十分排除溺爱孩子的行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溺爱不仅不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幸福感,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和生活,导致他们变得蛮横无理,为以后他的社会生活加大阻碍。
母亲过于溺爱孩子的后果
1、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母亲过于溺爱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2、生活遇挫折会变的没有自信
有的父母宠爱孩子或涂省事,事事冲在前头。这样孩子习惯性依赖父母,长大后没有主见,也没有动手能力,相对其他人他们会更没有自信。
3、孩子会变得不懂礼貌、无纪律
如果家长对于孩子过度溺爱,觉得只要他开心就好,不纠正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行为,也不注意对他进行一些礼仪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教导。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变得没有教养、不懂礼貌。
4、孩子自由散漫不懂自律
在母亲溺爱下的孩子,通常都是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都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对自己没有约束,这种孩子是不懂得自律的。
母亲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1、时刻在孩子面前保持一个好心情
我们都知道母亲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可能当下孩子正在跟你说一件学校发生的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而妈妈的心情不太好,可能会借空打发掉孩子,或是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发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因为如果一直将自己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也容易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所以,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当着孩子的面还是尽可能的保持一个好心情吧。
2、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三个孩子,加上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辈亲,总是把孩子捧在手上,有什么要求都是尽量的去满足,这种比较过度的宠爱也会把孩子“宠坏”,以至于孩子长大之后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3、批评不比较
天下的妈妈最爱的都是自家的孩子,她们也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出色、最可爱。但是也挺奇怪的,当妈的张嘴闭嘴就是:“你怎么不看看某某某呢?人家做得那么好!”似乎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家的出色。比较来比较去,最后却伤害了彼此,并让忠告变质失效。
对于父母太过溺爱孩子的后果,家长要做深入的了解,这样在教育自家小孩的时候,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教育尺度,避免过重,也避免过轻不管用。家长在了解的同时,也要去了解自家小孩的个性,两者结合就能做好针对性的引导了。
父母太过溺爱孩子的后果
1、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他们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这就是父母太过溺爱孩子的后果。
2、粘人、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小孩子都非常粘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和父母一起完成,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来说,他们急切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才会出现“对家长过分依赖”的情况。如果你家的孩子非常粘人、过度依赖父母的话,作为家长应该要注意了,平常时可以多鼓励他们,尽量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习惯。
3、自我中心化倾向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这就是父母太过溺爱孩子的后果。
父母太过溺爱孩子的表现
1、孩子最大的理念
在很多家庭中,“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成了家长们的口头禅,自已的孩子活脱脱的养成了家中的“大王”。家长都把自己的小孩当成“小皇帝”亦或是“小公主”,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用,全成了孩子的东西,搞得孩子总以为自己是最特殊的、最优越的,认为父母这样的做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孩子便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变得很自私,缺乏同情心。
2、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
现在许多家庭是“421”的模式,就是家里有4个老人,2个大人对1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其他人都是有求必应,甚至争先恐后地帮他满足。那么可想而知,在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的人都必须满足他的要求,但以后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如此的。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到处碰壁,被小时候家里人的溺爱行为给毁了。
3、剥夺独立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一个人出门,有小朋友来找她玩,只允许在家里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走到哪都带着孩子,含在嘴里怕融化。家长总是这样保护着孩子,会让他们以后变得越来越胆小,没有自信心,养成依赖心理,在家里面趾高气昂的,到外面就胆小如鼠。
现在社会孩子被溺爱的情况可以说非常常见了,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唯一的一个小孩子就会被所有人捧在手心。因此这样的孩子也会出现很多坏习惯,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改正的话,孩子长大到社会肯定有不小的影响,那孩子被过于溺爱会有什么后果呢?
过于溺爱孩子的后果
1、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溺爱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2、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我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能力,并且成绩优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能顶天立地的做事。所有的家长都会这样想,但是家长却对孩子实施溺爱,这样教育的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3、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4、使孩子厌恶学习
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致使孩子诸多的能力都被掩盖了,这样的话孩子没有独立做事的机会,体现不出自己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他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遇到诸多的障碍,也就说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
孩子被溺爱家长怎么办
1、要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很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会像大人一样懂得控制收敛住自己。有时就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让家长给自己买这买那,家长如果不给买,孩子就会大声哭闹,有些家长看到后,会嫌烦受不了孩子,索性就满足了孩子。但是,家长们这样做,却可能助长了孩子们的这种被溺爱的气焰。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2、要对他平等对待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会像个“小霸王”一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蛮横无理,自我优越感强,别人都要听他的。其实有的都是孩子小的时候给惯出来的,时间一长孩子就养出了这样的习惯。所以,家长就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抓起,从小事抓起,比如,孩子和同学一起做作业,要教育他们互相帮助,有不会的问题要问同学,不能对孩子有偏心的行为表现。
3、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4、避免隔代溺爱
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总会护着溺爱孩子。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都是妈妈作为主导对孩子进行引导的,因此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给孩子发脾气,让孩子妥协,看似孩子认错了,其实并不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妈妈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后果吧!
妈妈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后果
1、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当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的时候,即便不是孩子的过错,孩子也会感觉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孩子想逃又逃避不了想面对又没有勇气,虽然孩子的心里十分渴望争吵能够停止,但在表面上也只能咬咬嘴唇默不作声。有的时候,当妈妈的脾气坏到一定的程度时,会让孩子连哭的自由都没有了,从而使孩子性格消沉。
再怎么聪明伶俐的孩子,面对整天发脾气的妈妈也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消沉自卑。坏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孩子的功效,反而会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颗毒气弹。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和缺乏安全感,对外界也几乎没有一点信任。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容易成为一个脾气暴躁,情商很低不善于交流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都非常的不利。
2、脾气暴躁,不会与人沟通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脾气暴躁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也是急性子,做事易冲动,无法与人正常的沟通。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声吼造,那么孩子心中也会有这样的潜意识,从而他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习惯,把这样的方式当成日常交流的一种。
3、影响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当妈妈经常在家里发脾气,整个家庭必定会是低气压的,这种家庭氛围会严重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也会变得爱发脾气,等孩子长大成人后,他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去经营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难让他感受到幸福。
妈妈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1、转变方式,进行克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大声吼孩子,殊不知这样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听话,还会使孩子自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听话。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讲道理,做出榜样,教会孩子怎样去明辨是非。经常大声吼孩子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所以,当孩子惹您生气的时候,请您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大声吼他,转变方式,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2、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昧要求孩子,安排孩子,限制他们的尝试和创新,当叛逆期的孩子渴望实现自我,这时候如果得不到理解,很容易让他们做出反抗以达成他们的目标,这其实也是孩子想得到父母注意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家长的性格对他们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尤其是妈妈,因为大部分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倾向母亲,所以如果妈妈采取了不当的教育方法,对孩子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比如她们生气不理孩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妈妈生气不理孩子的后果吧!
妈妈生气不理孩子的后果
1、安全感缺失
妈妈生气不理孩子的做法,会让孩子们进行的安全感逐渐缺失,并且缺失之后就再也弥补不回来。因为他们在哭闹的时候就是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想让自己的妈妈来抱一抱自己。而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不给回应的话,就会让他们内心觉得自己的妈妈似乎不爱自己,不关心自己。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妈妈失望,自然而然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也就会慢慢消失。
2、孩子有样学样
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或者采取冷暴力的父母,很难控制好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他们往往遇事容易激动,甚至冲动。因此会不加控制地常常对孩子发泄情绪,发泄脾气,对孩子的心里影响很大,孩子情商差,人际交往不良。因为孩子不但从父母那里,学习不到调控情绪的良好方法,还会学习到一种方法,就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发泄情绪。
3、对心理上造成伤害
精神分析学派中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长期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内心却经常感到自卑,总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因为父母的忽视和不回应,对于孩子来说,宛如禁闭的小黑屋,孤独又绝望,所以妈妈生气不理孩子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4、极度缺爱
本来孩子就是很粘父母,什么小事都想要和最亲近的爸妈分享。如果家长对于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对其进行长期的冷落和不理孩子,那么他们的心理落差会很大,认为是自己不好,爸爸妈妈不再喜欢他了,从而造成心里压抑,难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失去活力,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提前进入叛逆期。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由此可见,孩子年幼缺爱,对于其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1、要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
众所周知一个脾气无常的妈妈,一定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孩子无所适从会让孩子缺一安全感。相反,母亲做事情心平气和讲道理,有比较豁达的胸怀,那么孩子就不容易产生不安全,也就是说他的脾气就会比较正常。
当然,这种状态是指不抱怨,不责备,不随便批判,不随便和人吵架。这种家庭气氛对孩子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安定温馨的成长环境,营造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双方都有责任,但我认为母亲可能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2、给予孩子爱和尊重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清楚的记住,孩子不是敌人,他们需要的是关注、安慰、规范、指导和温柔的抚摸。如果孩子觉得父母和他站在一起,愿意为他着想,他就更有可能配合父母的要求和教学。虽然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生气不理孩子的习惯很难完全改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母亲情绪不稳定的话对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母亲毕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次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妈妈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妈妈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社交障碍
对成年后的孩子最大的影响,是他们很难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敏感,清高,主动屏蔽一切陌生的人和事。
2、性格阴郁,生活态度消极
其实,跟孩子待在一起时间最多的还是妈妈,妈妈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如果妈妈经常情绪失控,孩子就会害怕妈妈,在妈妈面前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这样的孩子,整天不开心,性格也会慢慢变得阴郁起来,甚至还出现生活态度消极的情况。
3、 缺乏安全感
妈妈情绪不佳,孩子是最能够感受到的,孩子的思想单纯,可能并不了解母亲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把这种负面的情绪,理解为妈妈不爱我了,因此孩子会感到缺乏安全感。
4、情商低,人生可能会很失败
其实,不会控制情绪的人呢,往往显得比别人情商更低。而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除了靠智商外,最重要的是拥有很高的情商。所以,宝妈情绪容易失控,若传染给孩子,也影响到了孩子的情商,那么孩子的人生可能会很失败。
5、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妈妈沟通
孩子长期处在母亲负面情绪的压抑之下,孩子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由于妈妈心情差,孩子在与妈妈沟通交流的时候,妈妈总是心不在焉,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不愿意对妈妈袒露心扉。
6、自信心不足
如果妈妈情绪不好,还把孩子当成发泄的对象,在这种影响之下,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做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受到妈妈的批评。
妈妈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情绪容易失控的宝妈,先找找问题根源,然后从锻炼情商入手,改正自己的坏毛病。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妈妈在教育的时候,爸爸来干涉,并且和妈妈的观点还不一样,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孩子后果
1、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
爸爸说一套,妈妈说一套,那么孩子到底该听谁的,如果听了爸爸的,妈妈就会说不正确,如果听妈妈的,爸爸又说是错误的。
这让孩子到底如何判断,不仅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让孩子的价值判断也会出现严重的偏差和失误。
2、影响孩子的性格
很多时候爸妈说的多了,孩子就没有了话语权。
孩子都在父母的争吵和斗争下生存,这类的孩子求生欲会更强,对待外界的时候也更多的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性格上也会更加柔弱一些。
3、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紧张
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的分歧,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孩子对于争吵和分歧的敏感度还很高,他们甚至会以为这意味着父母会离婚,会离开他们。这样的情况会让孩子变得紧张和焦虑,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理念出现冲突,家长如何做好沟通工作
1、协商统一目标,共同学习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从小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就很容易导致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对方从小受教育的情况,分析对方教育观念背后隐藏的思想,分析双方教育观念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明确一个方向,虽然双方的育儿方法有冲突,但是育儿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好孩子。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我们必须经由一条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之路最后才能真正学会怎么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人相处。
育儿观念存在分歧,这也是做父母的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可以买一些育儿相关的书籍一起学习,了解相同的可靠的育儿知识,这样父母双方在育儿观念的冲突会减少一些。
2、求同存异,找到良好的沟通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对待问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待问题的态度。当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发生分歧时,很多父母第一反应都是急着说服对方服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好好听对方的解释。
我们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一意孤行,而是应该放下情绪坦诚地和对方交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同意对方的教育方法,自己的担忧是什么,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可以问问对方为什么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有怎么样的疑虑,双方好好沟通一下,解决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
比如针对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的问题,妈妈觉得对眼睛不好,而且又容易过度沉迷上瘾。爸爸则觉得手机游戏是很好的娱乐消遣方式,不妨让孩子放松一下。其实玩游戏并不是一个原则问题,彼此之间可以相互退一步。
只需要让孩子把握一次尺度问题就好,可以跟孩子做好约定什么时间玩,玩多久,让孩子遵守规定。夫妻双方的立场一致,才更有利于孩子遵守规则。
3、多听取第三方孩子的想法
其实解决双方矛盾还有一个最快速且有效的方向,就是让孩子选择。
首先我们做出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实施者也是给孩子,所以我们本来就应该多听取孩子的意见,不过由于孩子经验少,家长最好让孩子学会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
当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多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去选择一方,就很好的解决了矛盾的问题。
我们始终要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矛盾只会对孩子不好,尽量避免教育冲突的产生。
如果父母的育儿方式和老人发生冲突时,该怎么解决
1、心平气和
与老人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体谅老人 老人爱孩子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处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老年人必须注意他们的意见。 毕竟他们经验丰富。 如果与科学知识发生冲突,他们应该耐心地说服老人,并采取一些妥协的方法。
2、一起学习育儿常识
一起学习育儿书籍,购买一些科学育儿书籍杂志,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还可以增进家人们的情感。 同时,也是判断两个人对错的最有力的依据。
3、不要说不利于家庭关系的言语
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情。 这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个缺口。 老人无私地爱自己的孩子,年轻一代要尊重老人,为老人分忧,在生活中更加关心老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希望教育孩子的代沟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