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果想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就要对他们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掌握住他们的性格特点之后,才能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是符合孩子心理的,所以在教育的时候,家长就会发现效果特别的明显,而这也是家长想要达到的目的。
和孩子沟通的八大技巧
1、有良好的情绪进行交流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生气的时候沟通。有些家长因为生气情绪无法很好的控制,所以特别容易说一些伤害孩子心灵的话。
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他们的情绪和心态,孩子虽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他们的情绪却是非常敏感的,对于父母充满耐心的话语还是可以体会得到。因此,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当看到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时候,这时不要将自己的情绪泄露出来影响孩子的思维。
2、不要催促,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
不要催促孩子,有些时候孩子做事慢点,父母就会很着急。应正确的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拖拉,一心一意去完成。做不完的再接着去做,时间把握好,玩与乐分开。例如吃饭时候,孩子还在玩玩具,耐心的告诉他,过完五分钟就要吃饭了,或是以一到三分钟时再强调多一次,小孩是会听的,主要还是在家长的说话方式。
3、给孩子出选择题
有时孩子因为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完全照着家长的想法去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尽可能不要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想法去做,而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做选择。当然,这两种选项都是我们家长许可的范围之内。
比如,很多孩子非常抗拒洗脸,这时不妨问一下他,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你是要爸爸帮你洗,还是要妈妈帮你洗呢?”通常孩子很容易被绕进这样的选择里,以上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在家长许可的范围之内。但如果家长这样让孩子选择:“你是要妈妈(或爸爸)帮你洗呢,还是不洗呢?”很显然,第二种“不洗脸”的选项就不在家长许可的范围之内,我们就不能把这样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交给孩子。
4、现实一点,做他能够做到的事情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想让孩子做到的事情,孩子做不到,就是不听话的表现。父母在给孩子做人生规划时,要切实考虑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自己的支持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不要看着别人家孩子好,就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这样。如果家长的计划很不切实际,不仅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让自己失望,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误区有哪些
1、给小孩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往往会气愤地将他们以前犯的错误全盘说出来,把他们批斗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长期这样,孩子一次次再现过去失败的痛苦情景并一次次将自己的痛苦、烦恼等情绪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倍受打击,自信心也就随之丧失。
2、不懂得把握时机
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例如,当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在其他地方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继续进行批评,或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小孩的抗拒和不满。
家长如果想要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就要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了解不仅仅是了解他们的性格,还有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小孩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些再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为下一步的引导和教育做好铺垫,这样有效的沟通就有了。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1、准确的表达
成人面对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这样表达,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自然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2、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倾听
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并且有效的表达,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处境和他的思想情况,同时还要尽量的维护孩子的自尊,增强孩子自信心,让孩子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作为父母一定要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讲话,双方一定要正视,并且神情特别专注,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表现出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讲话的时候,喋喋不休的插嘴。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才能懂他话里的意思,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思,并且尽快的回应,这样亲子之间的沟通才会更有效。
3、符合实际,让孩子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对于孩子能够做的事父母要支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并给予他们鼓励。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父母却要求孩子的人生规划由他们来安排,还看到人家孩子做这样好,你也要跟他学一样。那么即便孩子听从你的意愿去做,但内心是很不开心的,途中会产生各种压力,影响亲子关系。若是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且能够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感觉到开心,信心满满。
4、不要催促孩子
当孩子做事情没有效率时,父母不要只是简单的唠叨,而应该帮助孩子做一个引导,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做下一步,让他们有目标。家长要有意识地处理这件事情,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知道怎么完成一件事情,不会拖延。
和孩子沟通的错误方法
1、不尊重孩子,批评过于情绪化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某件事没能做好就大骂出口:“废物、人渣、没有用的人、我们白养你了……尽情地责骂、羞辱,完全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能做好事情的原因,即使孩子在惊恐中做出解释的时候,家长们马上会说”再说就揍你“、”你还嘴硬“这样来威胁孩子。这样时间一长,父母和子女之间无形中就筑起了一道壕沟,亲子双方各自站在沟的两岸相望而不能相迎。
2、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家长往往会把孩子犯错后当作是一次可以名正言顺教育他们的机会,有时不问缘由地就开始进行喋喋不休地”批评教育“,也不给孩子任何解释的余地。要知道,有时候孩子的行为确实是大人不能理解的,但只要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或者我们得到的不一定是”狡辩的借口“,而是一个美丽的答案。
家长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走弯路,提高有效性,及时为子女指明学习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最后还会加强与孩子之前的关系,获得他们的认可。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5大技巧
1、良好的情绪
作为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女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
2、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这时是很难沟通的,因为孩子根本听不懂,虽然没有任何教育的效果,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理解的能力,尽量的把话说的明确一点,给孩子讲明白这样才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作为父母,平时对孩子讲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和他们沟通的能力。
3、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说话的语气若是温和的,更易使孩子把你的话听得进去。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用温和的语气说,静心下来告诉他们犯错误改正过来,无须害怕。相反,若是对孩子破口大骂,孩子更听不进去你所说的,反而使孩子产生出逆反的心理,变得越来越叛逆,以后你说什么都不听,捂住耳朵。
4、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人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孩子其实也一样。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很有可能就是家长提出的要求不合他们的“胃口”,孩子完全不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家长不妨换个思路,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误区有哪些
1、沟通态度强硬
许多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等和平静。诸如“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强硬的词语常常挂在嘴边,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部分脾气暴躁的家长有时甚至会“动手”,这些都是亲子沟通时的雷区。长此以往,小孩可能会渐渐失去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2、错误沟通时机
当孩子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时,家长总喜欢打断并凭主观想法评头论足,或者当孩子刚被老师批评完,心情极度郁闷不高兴,妈妈紧接着再批评一顿。此时,孩子内心只会更加抗拒与不满,由此可见,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把控时机非常重要。
对于家长来说,要想了解孩子各科的学习情况,就要经常找孩子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家长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孩子学习上的不足。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和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和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1、第一次沟通,阐明自己的态度
在这次交谈中,家长可以大概的把孩子的生活状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优势劣势都简单的跟老师沟通下。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交谈,了解一下这个老师的性格特点,是开朗外向还是内向保守。家长了解这些情况,可以有的放矢地准备接下来的沟通安排。
2、沟通要有重点
班主任时间有限,分配给每位家长的时间自然少了一些,所以家长跟班主任交流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注重效果。要想在班主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家长就要先跟孩子有充分的交流,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全面客观的把握,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班主任交流。
3、沟通时注意态度
在跟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主动性。同时,在跟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态度,用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沟通,这样才会得到老师更为详尽的信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整个沟通的氛围才会更加的愉快。
4、选择合适的时间
同时不管多繁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所以在选择跟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时间。避免对方在很忙或是休息的时候,而且一定不能占用对方太多的时间。毕竟还有别的家长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沟通,这样才会给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5、内容要简单明了
跟老师说话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说实在话,每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跟老师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要把问题聚焦在学习上,这样才会有效果。
和孩子班主任沟通时家长要注意什么
1、选择尊重和信任老师
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碰到的一些问题感到烦心,甚至是对班主任产生怀疑。比如,孩子连续好几天都哭着去学校,某些家长就开始怀疑,老师是不是虐待自己孩子了。用信任的态度与老师沟通,老师是完全能够感受到的,这样更利于老师和孩子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老师也会更尽心的对待孩子。
2、敢于亮丑
孩子在家里有什么坏习惯,在社会上是否接触了不良的人,这些你都要特别留心,一旦发现有问题,不要替孩子遮掩,也不要用粗暴的办法打骂,要及时和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和老师一起想办法帮孩子改正错误。
3、保持平等友好的态度
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家长碰到老师后就说,孩子留在学校就是老师们的责任了,当孩子们一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会指责老师教导不严,说老师的不是等。其实孩子犯错家长的责任也是很大的,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对老师尊重,毕竟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要不讲理的批评指责他人。
作为父母,你是否只关注如何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却从来没有想过“你说话”和“孩子听话”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实的想法,亲子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白白浪费家长的许多时间和精力,让亲子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用心陪伴、倾听孩子的心声。
1.注意音调和肢体语言
很多父母感到疑惑,为什么每天都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仍然不好?根据研究发现,当您和别人沟通时,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在措辞方面占7%,音调方面占38%,肢体语言方面占55%,也就是说,如果您和孩子说一件事,说话的音调和肢体语言影响沟通效果很大,所以,有时候对孩子一个真心的微笑,摸摸头,拍拍肩,甚至一个热情的拥抱,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下次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妨用关心的眼神,注视对方。然后面带微笑,专注倾听。不时点头示意,表示接纳。最后问些问题,增进了解,也许你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2.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
当孩子犯错或者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多说我,少说你,比如在二胎家庭中,孩子们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争吵,这时候请不要说你不应该和弟弟吵架,要说你和弟弟吵架,我很不喜欢,另外请注意,当孩子的行为不合理时,请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跟他说不可以,不管孩子怎么无理取闹,都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做到温柔又坚定。
3.强调贡献与能力
父母应该提供孩子服务的机会,使其有价值感。要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民主的家庭气氛。家长应该尝试用开明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会议。有时,孩子的意见并不一定可行,但通过参与和实践的过程,有助孩子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最终明白成功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思考才达到的。让孩子当家作主,也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4.家长要表里如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深远,父母的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会通过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孩子会不加辨别地将父母的言行或生活习惯照单全收。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长大后,那些不良习惯可能阻碍他们的人际发展。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不但要慎言,而且还要注意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否则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还可能埋下破坏亲子关系的导火索。
进入青春期,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但父母习惯性地把女儿当作孩子;因此,亲子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亲子关系。那么,女孩子青春期怎么教育和沟通技巧?
女孩子青春期怎么教育和沟通技巧
1、父母要和孩子有平等的沟通
沟通是双方解决不同意见的根本。可能很多家长觉得跟孩子们有过沟通,但是总是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其实,父母们应该有包容之心,在孩子面前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有的孩子说的东西稍微有些偏离父母的意思,父母就盯着这些孩子的弱点,不断施压让孩子改变。这样孩子知道父母不尊重他们的想法,也就不会再把心里的真正想法跟你沟通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2、学会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允许她有自己的秘密,不翻看他的书包、抽屉、日记等。对于过去翻看过日记的情况,向孩子坦诚道歉。
3、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
4、减少指责
简单而粗暴的指责会让孩子大失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父母应该变指责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
5、议事表决
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女孩子青春期怎么教育和沟通技巧,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要更理性,要对孩子多一分宽容、理解和信任,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你越较劲他越逆反。调整好心态少一分唠叨和指责、多一分倾听和认可。
都觉得孩子长大了,家长就轻松了,殊不知孩子长大了,操心的反而更多了,比如孩子学习这件事,不是上课迟到了,就是不想写作业了,或者是上课干脆不听讲,让家长很无奈。
孩子上课不听课怎么和孩子沟通
1、问清孩子为什么不听课
孩子也是会记恨人的,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是能分清喜欢谁和讨厌谁的,有时候孩子不喜欢听课就是因为单纯的不喜欢这门老师。
遇到这种事情家长一定要问清孩子为什不喜欢老师,是不是自己的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原因就要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老师批评自己就闹情绪。
如果是老师的原因,家长就一定要反映到学校里去,毕竟现在网上爆出那么多“劣质老师”,有时候可能真不是自己孩子的原因。
2、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技巧
当孩子有一个认真听讲的计划和概念之后,家长还要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技巧是什么,也只有让孩子了解并且感受到过程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够通过过程去达到认真听课的效率,比如说当孩子听课效率不太好的时候,家长除了要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方法之外,还要告诉孩子:
“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去看清楚老师写的每一个字”,在过程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比去逐渐培养良好的听课能力,这是因为“看清楚老师写字”的核心在于注意力是否集中,只要孩子能够跟得上老师的粉笔速度相信听课的效率也不会太差。
3、训练孩子认真回答问题的态度
良好的听课技巧还需要良好的态度作为支撑,如果孩子听课的效率实在是太差了,来不及细嚼慢咽地教会孩子听讲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建议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回答问题要举手的习惯,平时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可通过“举手”的方式建立沟通模式,让孩子养成习惯举手回答问题或者沟通的积极模式。
“举手回答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有的时候和孩子讲话很容易出现“抢话”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心有不满,而“举手回答问题”恰恰可以缓解这种矛盾,也可以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更规律、更有效率!
4、鼓励孩子参与课堂互动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兴趣。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为什么
1、孩子听不懂课
有不少孩子很多学科已经掉队了,语文、数学就不及格,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这样的孩子,即使老师、家长期望他能认真努力点,他也难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这样基础薄弱的孩子自然会跟不上,听不懂了。
2、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有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东张西望;喜欢在抽屉翻找东西;常以借东西为名,找邻座的同学说话;他们的注意力不能专注于课堂上。
即使老师提醒,还是改不了,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效率自然低下。这类学生要在老师强逼下才能学进去。
3、环境干扰,孩子被其他东西吸引住了
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总会被周围环境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需要老师多次提醒干预。比如说邻桌的孩子喝水了;旁边的同学掏耳朵了;有同学趴桌子上了;有同学弯腰捡东西了……一些小杂事,他非常清楚,因为他睁着大眼睛总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单单忘记了要关注在课堂上,眼睛要盯着老师才行。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1、营造学习的环境
家长要把孩子的写字台整理干净,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把要用的东西的能快速找到,不要摆放得乱七八糟。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家长应该把孩子房间里的玩具收好,防止孩子是在学习的时候不集中玩一些别的东西。
2、陪伴孩子读篇幅比较长的书籍
很多父母会发现专注力差的孩子,平时更喜欢看图片,视频,尤其喜欢盯着手机,电视,电脑看。这些孩子看全是文字的书是看不进去的。
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收起手机,电脑,关掉电视,陪着孩子去读书,读那些文字比较多,篇幅比较长的书,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来是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还能够帮助孩子改掉急躁,好动的毛病,能够慢慢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3、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话,不管学什么样的内容,孩子都是不情愿的,也学不进去,专注力自然培养不起来。而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起初只会玩感兴趣。
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才能够让孩子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孩子的专注力才容易培养。
4、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
如果在专注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没有培养好孩子的专注力的话,当孩子进入小学后,就要进行专门,科学地训练了,比如舒尔特方格,益智拼图,搭建乐高积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专注力培养游戏。
5、多加锻炼
让孩子锻炼一些精细的动作或者是让孩子扎马步,让孩子坚持不动,让孩子有好的自控能力,能够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叛逆期的男孩一般是在初二左右开始,虽然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但是在心理上却希望周围的人们认同他的想法,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愿意父母过多的干涉自己,最容易和父母发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冲突。那初二男孩叛逆期怎么和孩子沟通?
1、面对叛逆期的男孩,沟通永远是最有效的途径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格外使自己显得特立独行,表现在穿衣服饰、讲话方式等,对于父母也是多有顶撞,这时候父母说的话就不怎么能管用,就要求父母改变一下交流方式,不能与他硬碰硬,也不能任由他按自己的行为来。父母可以采取书信或者是举行类似于茶话会的家庭交流会,书信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孩子与父母心平气和的交流,另一方面避免了一些话题面对面的尴尬;交流会的形式相对直接一点,有可能会出现争吵,父母要尽可能的稳定气氛,交流一些不敏感的话题。
2、面对叛逆期的男孩,父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叛逆期的男孩最忌讳的就是父母过多的干涉自己的生活,有些事情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做决定,中间可以给一点小小的建议,切记要避免一手包办的行为,这样会使孩子更叛逆,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僵化。但是对于他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塑造方面,父母要多多的引导,以免孩子步入歧途,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这样。
3、家庭旅行是增进感情的妙招
因为父母的工作可能会对孩子平时疏于照顾,这是造成孩子叛逆的很重要的原因,尤其男生在这时候因缺少家庭温暖,就会有叛逆的行为出现,所以家庭出行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父母的陪伴永远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指向标,所以还请父母多多抽时间陪伴。
叛逆期男孩特点
男孩们在叛逆期的时候,主观意识会变得格外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是反对他们的行为,他们就会脾气暴躁,就会强烈反抗。叛逆期的男孩似乎特别喜欢违背父母的意愿,喜欢和父母对着干。
叛逆期的男孩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那就是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不满,喜欢批判社会现象。这个时期的男孩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去讨厌身边的人,有的时候还会抵制某些老师,也因为这个原因,男孩在叛逆期的时候,学习成绩往往会有所下降。
处于叛逆期的男孩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们不愿意屈服于权威,经常和权威做斗争,父母和老师都成为他们斗争的对象了。他们在对抗权威的时候,总是能获得一种满足感。
男孩上初二叛逆期的教育问题,我想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客观冷静去分析分析,不要焦躁。这个时期谁都会经历过,我们需要地是理解,平心静气去沟通交流。凡事把握一个度,把握一些原则,孩子在不触碰违反底线原则的情况下,适当采取宽松的教育方式。
叛逆阶段的孩子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往往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凡”,喜欢对任何事情进行批判,从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不一般。这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他们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敢于质疑、乐于争辩,这是一种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勇敢精神。
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的管控比较严厉并且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在这个阶段和家长的矛盾冲突就会非常的大,一旦孩子有强烈的逆反,就会出现父母讲的所有的话他听不进去,还会反抗,有的孩子甚至会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走向极端,和不好的孩子走在一起而误入歧途。
一、尊重孩子,千万别打骂孩子。孩子个头比父母高时,他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父母应该尊重他。但往往父母习惯了对孩子的呵护和控制,甚至以暴制暴,以骂制骂。结果只会变得更糟糕。如果父母尊重孩子,那孩子才会愿意和你交流,至少不激发予盾。
二、少命令多商量,引导为主。
三、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否则孩子会和父母吵架。
四、以身作则。父母不以身作则,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听。
五、少讲多做。与其讲一大堆道理,还不如带孩子自己去感同身受。
六、多认可多支持鼓励。现在初高中学习压力大,孩子也很不容易。
七、父母换位。如果孩子从小成长过程中,母亲陪伴多,那到了青春期,母亲角色退位,父亲角色增加,父亲多关心陪伴孩子。反之亦然,以前父亲角色多,那父亲角色退位,母亲多关心陪伴孩子。
八、关键问题把握好原则。青春期孩子很容易染上社会不良风气,若发现苗头,父母必须强硬,并且让孩子尝到大苦头,将不良风气扼杀在揺篮里,避免走弯路。
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崇尚自由,孩子早恋这种事在初中和高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孩子早恋处理不当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急速下滑和其他危害,那么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家长要怎么和孩子沟通教育呢?
孩子有早恋倾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1、尊重孩子
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处于初中阶段,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虽然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但是作为父母还是要尊重孩子,不应该用父母的身份来压制孩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沟通,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更是如此。
2、不要打骂孩子
孩子处在青春期,特别敏感,家长一旦打骂,采取强硬的方式解决,不但让孩子更加叛逆,甚至还可能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比如:离家出走。有的家长甚至扬言:以后杜断绝母女关系、断绝父子关系!这种威胁是没有用的,反而心平气和的把孩子当成朋友,进行一次心与心的沟通,效果会更好,走进孩子的内心,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说说他的想法。
3、教会孩子正确处理关系
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对方都要负责任。负责任的表现有两点,一是不要让自己和对方的身体受到伤害。二是彼此激励,共同进步,不要让对方因为自己的出现而被拖了后腿,这样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4、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当知道孩子有早恋倾向后,家长应继续与孩子维持共鸣,向孩子表达认可,比如“被人喜欢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会一直爱你,永远支持你。”我们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早恋不可耻,青春期的悸动如花期一般短暂而又美好,但是我们也要守住底线,与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孩子有早恋倾向的表现
1、青春期的孩子,一旦进入早恋就特别爱臭美!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对外表就很敏感,特别是开始有喜欢的人之后,你会发现他开始爱打扮了!一天要照八百次镜子,洗头洗澡特别勤,非常关注自己的皮肤情况,对衣着打扮开始讲究。如果孩子有这种迹象,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开始恋爱了。
2、学生手上戴着小皮筋。对于女学生来说,上学的时候要把头发扎起来,所以戴着很正常,不过男学生戴着的话可能就说明有一定的情况,家长可以留意这种现象,但是不要反应太过激烈。
3、陷入早恋的孩子会希望与对方有更多相处的时间,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而且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推迟回家的时间,在节假日他们不愿意呆在家里,与以往相比,他们经常会找理由外出。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就可能是早恋了。
4、开支突然增多,孩子在学校如果经常光顾小卖部,买一些乱七八糟与学习用具无关的东西,就要观察她是不是恋爱了。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零花钱不够花了,时不时以各种理由问父母要钱,这时就要多留心一下。
5、情绪变得不稳定。如果你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不稳定,因为一件小事就生气,因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闷闷不乐,那么这也可能是恋爱的征兆。在孩子还不是特别成熟时,常常会因为感情的问题影响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复无常爱生气,就是早恋倾向中的一大特征,家长们要引起注意。
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体逐渐发育,心理也日趋成熟。在当今各种影视剧和网络信息大行其道的影响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对男女爱情产生懵懵懂懂的情愫,就很容易走向早恋。那么,孩子有早恋倾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孩子有早恋倾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1、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恩爱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都能让孩子对婚姻和家庭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倘若父母自己都是无法对婚姻家庭负责的人,那在孩子眼中,婚恋更会成为一件随随便便的事。
2、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对异性的冲动是无法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当孩子们都能对恋爱和婚姻当中蕴含的责任和尊重正确看待,甚至能进一步把这份青春激情转化成认真学习和积极上进的动力,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误入歧途而无法自拔。
3、家长应该尊重孩子
作为初中生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早恋的问题可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处于初中阶段,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虽然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但是作为父母还是要尊重孩子,不要“倚老卖老”,更不应该用父母的身份来压制孩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沟通,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早恋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心理的成熟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更要关注孩子心理的成熟。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心理也会慢慢成熟。小男生和小女生在每天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因为对方的优秀而逐渐产生爱慕之情,这是十分自然且正常的现象。
孩子的心理比较简单,他们往往只是单纯地被人所吸引,而不是像大人一样,被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所吸引。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发育期,家长们大可不必恐慌。
2、同龄人的影响
青少年虽然心理有一定的成熟,但还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容易有从众心理。当校园里的早恋现象没有受到及时控制,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时,会导致其他学生对于早恋的接受程度变高,从而自己也有可能走向早恋。
3、好奇心促使
有些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早恋这回事,只是看别人早恋了,自己感觉很好奇,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或者感觉别人早恋了,自己不早恋没有面子,促使他们往前迈了一步。
孩子有早恋倾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孩子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合理引导孩子,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只有父母正确引导,孩子才能走出早恋的阴霾,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