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是中国现当代新诗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艾青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新诗走向成熟。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并给诗人和读者带来很大的启迪。
我爱这土地是谁写的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4年5月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爱这土地》主旨: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在抒情上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动心弦。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我爱这土地土地象征什么
1、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2、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3、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4、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河流”隐喻人民苦难;“风”隐喻人民反抗;“黎明”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