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浇油是化学变化,火上浇油的化学原理: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油是液态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现实生活中,“火上浇油”也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原理是在油锅着火时,用低温油对高温油进行覆盖,能够迅速降低油锅内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火上浇油的定义是什么
火上浇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huǒshàngjiāoyóu,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
火上浇油的成语出自哪里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三回:这个秦明,又是一个性急的人,听了这话,正是炉中添炭,火上浇油,拍马向前,抡狼牙棍直奔将来;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一回:若吃此药,误用人参,犹如火上浇油,不出七天,必要命尽无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仁听了这话;更是火上加油;拿着板子赶过来打。”
火上浇油相关例题及解析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解析:“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正确;“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反应,C项错误;D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变化。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