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别董大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别董大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023-08-30 10:46539浏览

《别董大》古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依依惜别的感情,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写老朋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自是穷困不堪,但诗人没有因此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

别董大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别董大》古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依依惜别的感情。《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后又各奔他方时的赠别之作。

第一首诗重在写董大,先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以表现其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中,后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主要写自己,先回顾十年漂泊生涯,后勉励友人,也是自励,以调侃方式体现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二诗语言质朴,格调豪迈,均是盛唐之音的生动体现。

别董大的写作背景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别董大的作者是谁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高适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声音的传播与哪些因素有关 下一篇:江村晚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