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七绝观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七绝观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023-08-23 14:321418浏览

《七绝·观潮》表达了作者不畏困难、积极乐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七绝·观潮》主要描绘了作者在钱塘江观潮时的所见所闻,原文中“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一句更是将钱塘江江潮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侧面体现了作者热血沸腾的斗志。

七绝观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观潮》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可以从作者的赞美之情中体现出作者宽广的胸襟。

2、《观潮》第三段中作者写潮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第三段中作者写潮水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隆隆的响声夸张成闷雷在滚动,突出潮来时的声音之大。把远方的浪潮比喻成一条白线,形象地写出浪潮来时的气势和形态。

3、观潮课文重点内容: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了潮来前、潮来后、潮来时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特点。

七绝观潮的作者是谁

这首《七绝·观潮》,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诗作于1957年大跃进时期,因此在这首诗里暗含着新中国领袖带领全国人民抵抗一切侵略者,多快好省地搞建设,向社会主义大跃进的豪情壮志。

《七绝·观潮》是毛泽东所写的诗体裁文学,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6年第6期,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8月18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诗人在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七绝观潮的创作背景

195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继续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于整风过程中出现所谓“大鸣大放”的局面,但总的看来形势还是好的,国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时适逢是钱塘江传统的观潮节,毛泽东及其随从人员轻装便服,到最佳的观潮地盐官镇。这里人山人海,他们只得改到镇郊七里庙附近观潮。这天,天气晴热,毛泽东在警卫人员临时搭起的小帐篷内小憩。钱塘江涌潮时,毛泽东就步出帐篷眺望。

只见涌潮汹涌,海塘相撞,层层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

现在钱塘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所以就要跑到海宁,再过几百年,海宁也要看不到潮了。”后来,他又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一篇: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