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这首诗描写了秋日边塞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
秋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名字是《秋望》,它通过对秋日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整首诗通过四联的形式,构思巧妙、情感表达深刻,展现出作者切实的爱国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描写黄河奔腾东去,秋风瑟瑟,大雁南飞,生动再现了秋季北国荒野景象,同时也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命运的波澜汹涌不断。颔联前句描述游子身临边陲,野马般踌躇不前,身后飞扬的尘埃象征着战争的残酷。而后句则描写将军佩带箭众准备抵御外来入侵之敌,意味着战争已经近在眼前,作者英雄气概的表现与诗歌铿锵有力的语言相呼应。
颈联写出了战场的萧索景象,渲染出一片黄沙漫天的悲壮气氛。古渡和在尘土飞扬中艰难行进的战车,象征着国家面临的危机,而天空中那孤单的白日又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拼命激烈。这联诗所表现的萧瑟凄凉之情也让人倍感惋惜。
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限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从环境、人物、气氛等方面展现出作者对于时代历史的关注和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爱国情感。
秋望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题目,钱谦益《列朝诗集》作《出使云中》,汪端《明三十家诗选》作《出塞》,此据邓云霄、潘之恒搜校本《空同集》。诗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秋望的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庆城县)人,后迁居扶沟(今河南扶沟县)。弘治间进士,任户部主事,迁郎中。因反对宦官刘瑾,被下狱。刘瑾败露伏诛后,迁江西提学副使。当“台阁体”弥漫诗坛时,李梦阳以复古为解放,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前七子”的领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只是模拟太甚,成就不高。有《空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