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释义:道:道理,这里指处世哲学。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出处:《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例句:思想必须以极端的方法才能进步,然而又必须以中庸之道才能延续。
中庸之道近义词
不偏不倚拼音:bù piān bù yǐ
解释: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不夷不惠拼音:bù yí bù huì
解释: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出处:汉·扬雄《法言·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中庸之道反义词
1、偏听偏信释义: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2、厚此薄彼释义: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中庸之道造句
1、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最好以中庸为上。中庸的美妙是无与伦比的。走极端路线迟早是要回到另一个极端的,如此反复,我们最后终于会找到那个中点,那就是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不侧不歪,中正也;锋芒不露,已顾己身,率性也;万物生死,知己便行,自知也;中庸,非尘之微小,非天之可大。
3、中庸之道是永恒的真理。面对别人的攻击,不要急于自己辩解,应先承认自己的所谓过错,再委婉地证明自己的清白。施展才华的时候也不必锋芒毕露,找好机会,才能更好地绽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