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谁说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谁说的

2023-03-16 16:27767浏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说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谁说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引证解释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黄宗羲《巡抚天津右佥都御史留仙冯公神道碑铭》:臣兄荷皇上知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言病。

鞠躬尽瘁的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天下大乱。在这期间,曹操崛起,统一了北方。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执掌了政权。不久,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史称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正式登基,江东的孙权也称王称帝。

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的皇帝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辅佐刘备,把蜀国治理得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不久以后,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刘阿斗”,他十分昏庸无能,只知享乐,便把国内的军政大权全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贯主张联吴伐魏。这时他一面和东吴交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方边境,然后积蓄力量,积极准备北伐。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感到力量积聚差不多了,便决定出祁山北伐魏国。在出师前,他给后主刘禅上表,要他听信忠言,任用贤臣,富国强兵。

这道奏表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并没有成功,诸葛亮兵败以后,只得退兵回蜀地。过了几年,诸葛亮决定再次北伐。当时,蜀汉有一些臣子对诸葛亮北伐持反对态度。于是,诸葛亮再次上表给后主,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要来伐你。

后主刘禅看了,同意诸葛亮北战。这第二道表,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后出师表》。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先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指出讨伐曹魏是巩固蜀汉政权、兴复汉室江山的当务之急。文章的立论,由先帝刘备伐魏的决策开始,坐实到刘备托付诸葛亮伐魏这一重大任务之上,说明了这次出师,乃是非伐不可的大事,决不能有所怀疑。接着综论蜀中非议的错误。

这从两个方面立论:一是先帝遗意的决心,一是当前形势的有利,指明此刻出师,是为最佳时机,决不能宴然自惜,偏安蜀郡,得出了“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的结论。然后,诸葛亮从六个方面具体驳斥了蜀中非议的错误。

最后论述世事多变,难以预料,必须尽力而为。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结尾,表达了衷心为国的意愿。这八个大字铮铮有声,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肝义胆,是全文高潮之所在,也是诸葛亮人格璀璨光辉之所在,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横冲直撞的反义词是什么 下一篇:流连忘返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