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

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

2023-03-13 16:33497浏览

《晋书·杜预传》:“今军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

势如破竹:势:气势。破竹:劈竹子。形势的发展好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上几节,下面几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作“破竹之势”、“势如劈竹”。

势如破竹的近义词

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出自明·胡应麟《诗薮》:“若‘风急天高’(杜甫《登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节节胜利:比喻景况越来越好。芝麻每长一节,开一层花。

秋风扫落叶:秋风将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把腐朽、衰败的事物轻易地摧毁。也作“秋风落叶”。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势如破竹的反义词

望风披靡: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就溃散了,形容军队丧失战斗意志。出自《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节节败退:形容接连失败退缩。

溃不成军:溃:垮台,溃败。军队被打垮,散乱得不成队伍。形容遭到惨败。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有困难。形容处境困难。出自元·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

公元二六五年,司马炎废除了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至此,原先鼎立的三国只剩下了东吴一家。

东吴自孙权死后,内部争权斗争越演越烈,政局动荡不定。到公元二六四年孙皓做了国君后,东吴的政治愈加腐败,人民徭役繁重,困苦不堪,西蜀的灭亡,更使东吴处于“齿寒”的境地。

只是由于司马炎刚称帝,需要一段时间来安定内部,统一认识,创造灭吴的条件;再加上北方鲜卑、匈奴人时常进兵骚扰,牵制了西晋相当一部分力量;而驻守荆州的东吴名将陆抗又足智多谋,使得西晋一时无力进伐东吴,因此双方处于相持抗衡的局面。

然而,昏庸的孙皓却没有利用这一良好时机巩固内部的安定团结,奋发图强,反而加重赋税,对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短短的十来年功夫,富饶的东吴变得“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国力虚弱到了极点。人民的反抗此起彼应,东吴政权已摇摇欲坠,早先晋吴相持抗衡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司马炎见时机成熟,听取了部分大臣的意见,于公元二七九年冬发兵二十万,分为六路同时出击,在东西干里的边境线上,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

东吴的军队没有多大抵抗能力,各路晋军所向被靡,打到哪里,胜到那里,很快就攻克了江陵、夏口、武昌等东吴重镇。沅水、湘水以南,零陵、桂阳、衡阳,直到广州的所有东吴郡县守令全部主动投降晋军。仅仅二、三个月功夫,东吴的大部分国土已落到晋军手中。

恰巧这时候,春雨连绵不绝,河水泛滥,给晋军行军作战带来了许多困难。晋军六路兵马总督贾充上书司马炎,建议收兵返回,以后再找机会伐吴。

自中路出击的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六路兵马大部归他调度)获悉这个消息,急忙上表,要求司马炎下令乘胜进军,一举消灭东吴,决不要半途而废。同时,杜预又在武昌召集各军将帅开会,商议进兵攻打建业(东吴国都,即今南京市)。

会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东吴乃是百年之寇,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消灭掉。现在就快要到夏天了,水势刚开始下降,疾病又马上会流行,还不如收兵,到明年冬天再集中力量来消灭它。”

杜预听了以后,站起来徼动地说:“从前乐毅依靠济西一役,几乎消灭了强大的秦国。现在我军士气旺盛,军威大振,继续进攻吴国,就好像是破竹子那样,等到劈开几节之后,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再也不要费什么大的气力了。”

杜预的看法,得到了大部分将领的赞同。司马炎也同意了杜预的意见,命令各路晋军水陆并进,直取建业。

战争的进展正如杜预所估计的那样,东吴的军队已经毫无斗志,晋军所到之处,吴军大多数不是早已逃之夭夭,就是出城投降。虽有少数部队也曾竭力抵抗,但是不堪晋军一击。

因而,晋军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大的抵挡,长驱直入,迅速逼近了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挽救,只得学刘禅的样子,乖乖地自缚出降。晋军一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东吴。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踉踉跄跄的近义词是什么词 下一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