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曹操《与王修书》。
名副其实的近义词
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出自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像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
名不副实:空有虚名,名声和实际不一致。也说名不符实。出自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饿。比喻以空想来自我安慰。出自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或拥护,实际上害怕或反对。出自《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冒名顶替:冒充别人的名义去做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出自清·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名副其实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期,国运日渐衰败,群雄割据愈演愈烈。袁绍征召王修为袁谭别驾,以辅佐其子袁谭。袁谭和袁尚虽然是兄弟,却各怀异心,明争暗斗,都企图发展个人势力。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积郁成疾而死。此后,袁氏兄弟的矛盾更加尖锐。袁谭想要攻打袁尚,王修进谏说:“兄弟之间互相攻击乃是败亡之道啊,如果和兄弟都不能亲近,那么天下还有谁能够亲近呢?希望您不要听信那些谗言。兄弟和睦,共同抵御强敌,才能够横行天下啊。”
可是袁谭并没有听取王修的忠告,依然出兵攻打袁尚,结果被袁尚打败。袁谭逃走后派部下向曹操求救。曹操遂出兵,使袁尚大败。不料,袁谭复又叛曹操,逃至南皮据守。曹操大怒,一举攻克南皮,将袁谭杀死,割下首级命军士看守,并说:“如果有为袁谭哭丧的人,立即斩首。”
那时,王修正在乐安运粮,得知袁谭的死讯,立即赶回求见曹操,乞求收葬袁谭的尸首。曹操故意不做声以观察王修。王修悲恸地哀求道:“我曾蒙受过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殓袁谭的尸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遺憾。”
曹操对王修大义凛然的行为极为赞赏,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久,曹操乃征召王修作为司金中郎将,后迁魏郡太守,任职期间他忠实地履行曹操的法令、法规,实行抑制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减免农民的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在这期间,曹操统军南北征战,东西剿杀,都要亲自出征。魏郡作为曹氏的腹地,在军需和后勤保障方面,对曹魏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在王修的奏章和曹操的批复信件中得到了印证。
后来,严才叛曹,乘曹操不备率兵攻至掖门,欲杀曹操。王修闻变,立即亲率官属徒步赶至以解围困,曹操在铜雀台上远远望见,对左右说:“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修啊。”
名副其实造句
1、昆明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2、经过这次伊利工厂的观察之旅,我知道了伊利的牛奶质量是名副其实的。
3、他们患难与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
4、颐和园的长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画廊。
5、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6、鹿港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镇,到处都是著名的古迹。
7、据了解,受鲁南及周边地区强降雨影响,台儿庄四周沟满濠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乡。
8、因徐光启得名的徐家汇今天是名副其实的财源汇聚之地。
9、集贸市场成为水产品销售名副其实的主渠道。
10、因此,南麂列岛被誉为海洋贝藻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贝藻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