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匡衡凿壁借光的地点在哪里

匡衡凿壁借光的地点在哪里

2023-12-29 16:36950浏览

匡衡,字稚圭,出生在东海郡承县,因家遇灾荒几岁便追随家人,逃荒到海州新县巨平山下“巨平村”,这里山海相拥,环境清幽,当地百姓以打渔为生,十分勤劳故生活富足,匡家决定在此定居繁衍,巨平村因匡衡名气,后改为“匡里”,匡里也就是现今的朝阳镇刘巷村。

匡衡凿壁借光的地点在哪里

匡衡成长居住地就在海州匡里,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费用,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匡衡简介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着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书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

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着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

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汉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

不久,匡衡被弹劾贪污,被汉成帝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汉书》载,初,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

汉元帝封其为乐安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非法侵占国家土地),被贬为庶人。

匡衡凿壁借光故事简述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凿壁借光的反义词

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等。

凿壁借光的近义词

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焚膏继晷、穿壁引光、匡衡勤学、囊虫映雪等。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永乐大典还存在吗 下一篇:头悬梁锥刺股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