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战国与三国分别是什么时期

战国与三国分别是什么时期

2023-12-29 15:132418浏览

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灭亡,经历西汉、东汉后是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

战国与三国分别是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三国时期指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战国时期三大战役

1、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2、济西之战

在马陵之战后,齐国成为中原霸主,而秦国也从魏国夺回河西之地,加上商鞅变法的加持,秦国也逐渐成为和齐国匹敌的诸侯国。在秦国和齐国东西二强的格局下,齐国因为攻破燕国、消灭宋国等行为,所以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进攻。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五国联军击败了齐军,并且之后的乐毅率领燕军攻下了齐国70余座城池。由此,济西之战让齐国一蹶不振,促使秦国又一次成为赢家。

3、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年,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三国时期三大战役

1、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

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黄婆卖瓜还是王婆卖瓜 下一篇:王婆卖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