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意思是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囫囵吞枣语法:
囫囵吞枣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囫囵吞枣示例: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生搬硬套
囫囵吞枣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穷原竟委、寻根究底、举一反三、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囫囵吞枣的典故:
有个青年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能多吃呀。这玩意儿对牙齿虽然有好处,可是多吃了会伤脾。青年人就问:“那么枣儿呢?”老头儿说:“枣儿倒是补脾的,可惜伤牙齿,也不能多吃。”
青年人看看梨儿,又看看枣儿,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办,我吃梨儿就光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那枣儿么,我就把它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它。”他拿起一个枣儿放在嘴里,伸直了脖子吞了下去。他没想到,圆的枣儿到了肚子里不会消化,对脾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囫囵吞枣造句:
1、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2、一饭一粟,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
3、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4、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5、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6、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7、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8、小明回到家里,把老师发的家长信囫囵吞枣的看了。
9、同桌看一篇小说,才用十分钟就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10、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