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昭君出塞嫁给了谁

昭君出塞嫁给了谁

2023-06-08 16:29923浏览

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嫁给了谁

一嫁呼韩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

匈奴的婚嫁制度十分不符合伦理。

据《汉书》中记载,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汉元帝刘奭(shì)将她赐给呼韩邪单于,是“皇命难违”,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后汉书》中则说,是王昭君没有得到宠爱,心生悲怨,自愿远嫁匈奴。

史书中确切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很少,她本人具体的想法究竟如何,如今也不得人知。只不过从仅有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出塞大概率并非王昭君个人的意愿。

首先,人们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故事是这样的。王昭君到达塞外后,呼韩邪单于对她敬爱有加,两人婚姻美满,先后生有3个儿子。而后,在西汉王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逐渐控制了匈奴全境,结束了百年间匈奴各部落之间的纷争。

如此看来,昭君出塞就算是被逼无奈,这样一个美满结局,也算是一桩佳话。可实际上,王昭君大婚后仅过了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年仅42岁。

丈夫的去世,似乎激起了王昭君思乡的愁绪。于是她曾上书汉朝,请求返回故土。可见,王昭君也许并不喜欢大漠,只不过她返乡的请求被汉室驳回了,最终只能郁郁而终葬于大漠。

如果说,王昭君单纯不喜欢大漠是她想要离开的主观因素,那么匈奴的婚嫁制度,就是迫使她想回到家乡无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了。匈奴的婚嫁制度,以汉人的传统思想来看,十分不符合伦理。

人们只听闻古代有皇位世袭制,可在匈奴,居然连妻子也是世袭的。什么意思呢?即“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之。”

通俗来讲,就是无论老单于和新单于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守寡的女子都要嫁给新单于。即便新单于同这名女子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匈奴人似乎也不会产生于理不合的观念。

与汉族迥异的婚嫁制度,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这种习俗,不单单是匈奴人的传统,许多游牧民俗基本都如此。而之所以形成这种传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游牧民族的艰苦环境所致。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时常爆发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大漠远不如中原肥沃,资源匮乏,特别是遇到灾年,只得通过战争来掠夺资源。

关乎生存,战争都是时有爆发的事情,更何况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礼仪习俗了。因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之下,为了民族繁衍,不论女子的身份地位如何,都如同牛羊一样,可以被后来人所继承。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过:“苟利所在,不知礼仪。”

因而,在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王昭君就面临着嫁给自己儿子的局面。即便王昭君和新任单于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也同样难以令人接受。

所以,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才会迫切的想要返回家乡。不过碍于皇命,她只得“从胡俗”,下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不过好在,复株累单于和其父一样,都是颇有大才之人。他在位期间,引荐汉朝相关制度,制定出了种种措施,改变了百年间匈奴多以战争来掠夺资源的野蛮行径,这极大的促进了匈奴经济的发展和各部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最为关键的是,复株累单于不仅于事业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他对待王昭君也是十分用心。可以说,王昭君在塞外的十余年生活,是受尽了两代单于的宠爱,也算是慰藉了远离故乡的寂寥之情。

此外,王昭君的几个孩子均为贵族高官,这样看来,无论她是以母亲的身份,还是以自身的地位,都可以称作是“人生赢家”。

因为如果是在汉室,虽说没有匈奴这种不符合伦理的妻子世袭,然而皇帝若是驾崩,后宫妃子除去少数人,有许多都逃不过陪葬或是打入冷宫的命运。

所以说,王昭君出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正应了那一句,福与祸总是相依的。

王昭君的人物简介

列我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出生于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道听途说的道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