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口若悬河是说明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说话时滔滔不绝仿佛流淌的河流,既有比喻又有夸张。
口若悬河出处辨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南朝·齐·王僧虚《诚子书》:“郭象言类忌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北魏(公元386-557年)郦道元(公元约470-527年)《水经注清水》:“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
注:南朝顺序为宋、齐、梁、陈,刘义庆为公元403-444年人,为南朝宋时宋武帝刘裕侄子,《世说新语》成书于公元439-440年,早于北魏的郦道元《水经注》,但《世说新语》传世本皆为唐以后版本;句中提到的郭子玄即郭象。
《北史装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忌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北史》为唐朝李延寿所著。
唐房玄龄《晋书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注:《晋书王衍传》有(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西晋清谈家)”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当时用于涂改在黄纸上写的错字。此段与《世说新语》重复,可视为对《世说新语》记载的转述。
唐·全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忌河。”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部生复出,口似悬河,。…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忌河注,目如岩电烂。”
苏曼殊《碎簪记》:“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口若悬河造句
1、没有口若悬河的本事,怎能成为演说家?
2、只听他口若悬河地在那儿瞎吹,却不见有几个人在听。
3、他生性木讷,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人。
4、普京和叶利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叶利钦又高又胖,普京则因为长期的武术训练显得极为匀称结实;叶利钦口若悬河,这位前克格勃讲话却准确而有分寸。
5、他一反平常的结巴,口若悬河似地辩论起来。
6、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言的好人才。
7、他一逮住机会,就口若悬河似地说起自己的看法。
8、他一坐下来就口若悬河地说起他的探险经历。
9、他能说善道,每次发表言论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10、这并不妨碍罗姆尼称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毫无头绪和指责他口若悬河为自己辩护,将世界领袖之位拱手让人。
11、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12、这场辩论赛,双方主辩都口若悬河,十分精彩。
13、在景气时期,各国政府会口若悬河的谈论它们为后代保管地球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