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东山再起指的是谁

东山再起指的是谁

2023-06-01 14:04638浏览

东山再起指的是东晋人谢安。

东山再起的意思

【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示例】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近义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反义词】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谢安退职隐居东山,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指官员退职后,再度出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今亦用此语表示失败后卷土重来。如:「只要你再努力经营,三年后的立委选举,你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也作「东山复起」。

东山再起的事迹

东山再起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其本意是指一个人退隐后再度出山为官担任要职。也常常比喻人失势后,重新恢复权势。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官至典农中郎将,祖父做过太子少傅,父亲任吏部尚书。满门高官,谢安妥妥的是一个“官后代”,他自己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人各有志,谢安就像《红楼梦》的贾宝玉对仕途不感兴趣,又像现代人喜欢追求“诗和远方”,干了一个多月小官就跳槽不干,跑到浙江绍兴上虞西南的东山,隐居山林。他成天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江边钓鱼,大书法家王羲之是他好友。

上虞是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的故里。这样一种快活无忧的生活,活脱脱当代诗人海子的那个金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谢安优哉游哉,乐不思蜀,早把当官这回事抛到九霄云外,朝廷多次召他入朝任职,他就是不去。

谢安在东山一直隐居到公元360年,41岁时终于出山了。

他之所以东山再起重出江湖的原因,传说是受到了一个李姓歌女的刺激。有一天闲聊,歌女问:“谢公,要想救国安民,必先做到什么?”谢安答:“必先积蓄其德义。”歌女说:“德义不厚却想救国安邦,乃伏而舔天也!”——伏而舔天的意思是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歌女说罢,突然拔剑刎颈,血溅花叶倒地身亡。谢安悲痛至极,深受刺激,男子汉大丈夫还不如一个卖唱女子,他怀抱歌女仰天长啸:“安不如一个纤弱女子也,羞矣!”

谢安决定接受朝廷召唤,重新入仕为官。他一出山就干了几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安抚住当时朝廷权势滔天、怀有篡位之心的大将军桓温,维护了东晋皇权统治和社会稳定,避免了内乱,功劳巨大。

第二件是公元383年,前秦大帝苻坚率八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谢安调兵遣将指挥有方,以少胜多大败苻坚大军。淝水之战是谢安东山再起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以少胜多的典范。谢安几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保住了东晋王朝。

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时候,并不在浙江上虞的东山,而是在都城建康,因思乡心切,他离开上虞来到建康,便在建康的一座土山上,仿造上虞的东山建造亭台楼阁,并把这座山改名为东山。谢安东山再起建功立业的辉煌事迹,引得历代很多诗人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东山赏月,凭吊谢安,并留下著名的诗篇。

如李白的《东山吟》,怀念之情跃然纸上。因为有诸多文坛大咖的加持,谢安重出江湖就为东晋建立了不世之功,东山再起也成了人们形容一个人退隐后,再度出山为官担任要职的成语典故,口口相传千百年。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 下一篇:才高八斗的意思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