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是什么玉

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是什么玉

2023-05-24 17:141527浏览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人物介绍

廉颇,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完璧归赵介绍

蔺相如,本来是官吏令缪贤的门客,就是寄宿在官员府上为他们出谋划策的人,蔺相如同时也是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蔺相如最后之所以能跟廉颇成为赵国的两大猛将,都是开始于完璧归赵这件事,当时秦国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稀世美玉和氏璧,但是赵王对此顾虑很多。

当时的秦国十分强大,如果派人将和氏璧送到秦国,又怕秦王狡猾,拿了美玉却不给城池,但是如果不答应,又害怕秦王借此机会,出兵攻打赵国,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当时的令缪贤就主动向赵王,推举了他旗下的门客蔺相如。

“完璧归赵”后来就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的归还给别人。“完璧归赵”告诉我们做事情既要有勇气也要有智慧,面对强势,要有勇气与之抗衡,同时做事情应当灵活,随机应变,用机智与强势力抗衡。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完璧归赵的出处 下一篇:舌战群儒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