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有222篇文章。
《古文观止》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古文观止》收录古文的标准
1.《古文观止》里面,一定是要收录古代的史传类的文章,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历代史书,绝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一收录。那这本文选,就应该叫做“《四库全书》”。
《古文观止》的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些文章,首先是为了让大家熟读这些经典,用来学习模仿的策论角度和思路。其次,也是寄希望于广大学子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兼济天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2.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文章,一篇都没有收录。
这是因为这些在当时来说属于必修课,而且八股文的体例控制得死死的,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背背背,有多少就背多少。
真正要见真功夫的,就是需要自己更多主观发挥的策论,你要心中有干货,要能像古代名臣一样,有着治国理政的大才之言。
3.《古文观止》不是每个朝代的文章都收录
《古文观止》的目录中,列出了周、秦、汉、六朝、唐、宋、明等朝代,却未列隋和元两个统一的大朝代。
二吴在选编《古文观止》时始终严格地遵守着一个以汉族为中心的封建大一统的政治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支配下,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各朝被抹掉了,分裂时期的各政权被掩盖了。
也正是在这个原则的支配下,《古文观止》中当然不能容纳久已戴上篡汉罪名的曹操父子以及身处异族统治下的元好问和许衡、吴澄、姚燧、虞集等人。
另外,二吴所处的清康熙年间,不会把清初的今人的文章收录进去。而且明末清初的那批文人,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都或多或少参与过反清复明运动。
所以,从本质上说,《古文观止》原本是用于科举策论考试最好的教辅教材。如果能够将《古文观止》里的策论,加以灵活利用和创新,不仅能在未来的科举考试中,取得巨大优势,也能在未来从政为国为君排忧解难,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古文观止》中收录的赋很少,多为议论性强,言之有物的赋
《古文观止》中的古文,除了诗词之外,其实包罗了中国古代很多文体:“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等。
两位作者都非常笃信韩愈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自魏晋南北朝骈文大行,文风绮靡,侧重形式,忽略内容。
对此,唐朝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之思想(然此一名词至周敦颐始正式提出),宣扬儒道,攘斥佛、老,“破骈为散”,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文风,主张恢复三代两汉自然质朴的文体,“言贵独到”,“词必己出”,要“文从字顺”,唯陈言之务去。
于是,两汉魏晋时期的《二京赋》《洛神赋》《长门赋》等名赋,都没有收录其中。而收录的《阿房宫赋》《前后赤壁赋》《秋声赋》都是非常好的抒情议论性赋文。
虽然形式上还有骈文对仗工整的特点,但在骈文这样拘束的文体中,还能言之有物,声情并茂。
在两位《古文观止》的编者看来,这几篇赋,几乎是把古代所有的赋都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