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2023-05-23 14:39462浏览

这个故事成语起自蔺相如。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多用来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被命名为和氏璧的宝玉。这个消息被秦国知道了,于是秦昭王派使者前往赵国,对赵惠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和赵国进行交换和氏璧。

赵惠文王并不相信这种话,十分担心如果自己答应后秦国矢口否认,把自己的宝玉骗过去。但又怕不答应秦国会以这件事作为理由来攻打自己。于是召集大臣一起商议对策。

此时蔺相如对赵惠文王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担负理亏的责任。”赵惠文王问:“可以派谁去?”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惠文王知道蔺相如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达秦国之后,秦昭王对和氏璧赞不绝口,却根本不谈交换的事情。于是蔺相如知道秦王并没有交换的打算,只是想骗到和氏璧。就站出来对秦昭王说道。“璧上有一点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当和氏璧重现回到蔺相如手中后,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对秦昭王说。“秦王如果是诚心交换和氏璧,就应该先把交换的条件拿出来。如果只是想骗到和氏璧,我就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昭王无奈,只能在地图上随意划分了十五座城市作为交换的条件。

蔺相如趁机说道。“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物,为了表示隆重。大王应该派遣使者带地图去通知赵王交换的消息。并准备盛大的礼节,到那时我亲手把和氏璧交给大王。”

秦昭王虽然一一答应了蔺相如的条件。蔺相如却说秦王最后一定会反悔,于是暗中派他的手下假扮成平民带着和氏璧逃回了赵国。

礼节准备好后,秦王知道了这个消息。有人向秦昭王建议杀死蔺相如,但秦昭王却说。“这件事本来就是我们理亏,现在就算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还会被天下人耻笑,不如放他回去,还能维持两国友好的关系。”而蔺相如回国后,赵惠文王认为他有勇有谋,不仅没有收到大国对小国的屈辱,还保住了和氏璧。因此对他大加赞赏,封为上大夫。

这件事情就是“完璧归赵”。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同时记载的还有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完璧归赵发生地点

章台是战国时是秦国的象征。《史记》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说明了战国时期章台的历史地位。完璧归赵也正是蔺相如来到秦国章台所发生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三辅黄图》说是“在汉长安故城西,秦宫也。中有章台,因名”。再根据《史记·里子传》及《论衡·实知篇》里有关樳里子葬地的记述确定秦章台宫就在今西安未央宫和建章宫一带。考古在未央宫西汉早期地层之下还有战国时期的文化层,出土了与秦国的国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相同的瓦当、板瓦、筒瓦等遗物。因此一般认为未央宫即是在秦章台上建造而成的。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古文观止适合多大孩子看 下一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