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4-03-26 09:21305浏览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处理事情要注意外部的情况,否则,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能够只顾着眼前利益,而忽视真正隐藏在背后的敌人。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一书中的燕策篇,作为成语,它比喻两方相争,第三者却从中获利。

《鹬蚌相争》的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想攻打燕国,智者苏代前往劝阻。他向赵惠文王讲述了一则寓言: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意思是:一只河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引来了一只鹬鸟。鹬鸟要啄食蚌肉,河蚌将壳闭紧把鹬鸟的嘴牢牢夹住了,两者陷入了僵持。鹬鸟威胁河蚌,如果不放开,连日的烈日将会晒死它。河蚌则反驳,如果不松口,鹬鸟将会被憋死。这时,一名渔夫轻易地将两者捕获。苏代以此故事警示赵惠文王:赵国若对燕国开战,两国必将陷入消耗战,秦国则可能趁机将两国一网打尽。赵惠文王听从了他的建议。

成语“鹬蚌相争”便源于此,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却让第三者得到好处。该成语也被称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斗”等。

《鹬蚌相争》的成语解释

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鹬:一种嘴和腿都很长的水鸟;蚌:一种带有两片可以开闭的椭圆形介壳的软体动物。常与“渔人得利”连用。形容双方争持,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出处:

1.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清·萧山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2.驻扎通州的官军出了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通州东关码头收归河防局所有。刘绍棠·《花街》六

《鹬蚌相争》的近反义词有哪些

近义词:

犬兔之争:形容彼此相争,两败俱伤,他人得利。比喻毫无意义的争斗。

鹬蚌相危:鹬:一种长嘴的水鸟。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反义词: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在艰难处境中,团结互助,共克难关。

相辅相成:辅:辅助,配合。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依存,互相促成。

《鹬蚌相争》的造句

1、由于兄弟俩鹬蚌相争,互不相让,结果造成家族企业遭人并购的局面。

2、今年夏天,电器业者鹬蚌相争,降价促销,消费者成了最大的赢家。

3、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切勿鹬蚌相争,免得四分五裂。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5、如果我们自己内部不团结,就会发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