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浮光掠影是什么意思

浮光掠影是什么意思

2024-03-14 15:45127浏览

浮光掠影是一个成语,形容景物的光影变幻不定,像是被轻轻掠过的飘忽影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表象变化迅速,不易捉摸或把握。

浮光掠影是什么意思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浮光:指水面上的反光。掠:指闪过。掠影:指一闪而过的影子。意思是指像水面的反光和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唐·褚亮·《临高台》: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引证:

1.沧浪论诗,止是浮光掠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清·冯班·《沧浪诗话纠谬》

2.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镜花缘》第一八回

3.对于世事要“浮光掠影”,随时忘却。鲁迅·《病后杂谈》

4.有一回,她扮王母娘娘亲赴玉皇大帝蟠桃会,只不过浮光掠影跑过圆场,戏台下的观众,竟有大多半伏地上,连碰响头。刘绍棠·《村妇》卷一

浮光掠影的成语典故

该成语源自唐朝诗人褚亮的《临高台》,其中写道:“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意思是:阳光在水面上浮动,随着太阳的移动,水面的光影也在不断变化;水中的倒影则随着波浪的起伏,显得更加深邃。这句诗通过对光影和倒影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水景图。同时,诗句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来,成语“浮光掠影”便流传开来,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刻或见识浮浅。也作“掠影浮光”。

浮光掠影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得意、愉悦的心情;现比喻观察事物粗略、不细致。

造句:他这次参观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后便走了。

浅尝辄止:尝:尝试;辄:总是,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稍稍从事一下便不再继续努力。

造句:他学各种乐器总是浅尝辄止,想成为大演奏家谈何容易!

一知半解:解:明白,懂得。形容知道得少,理解得也不深。

造句:我们在学习上要肯下苦功夫,不能只求一知半解。

反义词:

洞察秋毫:察:仔细看出;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小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指人洞察事理。

造句:老师的洞察秋毫的眼睛总能发现我们的小小错误。

追根求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造句:如果不追根求源,我们将很难知道那件事的真相。

追根究底:追究根源和底细。

造句:这孩子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爱追根究底,问个没完没了。

浮光掠影的造句

1、失去精神价值的东西,纵然轰轰烈烈,也是浮光掠影。

2、《老残游记》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3、这本书写得很深入,浮光掠影地看看很难完全领会。

4、我在法国逗留的时间不长,对那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

5、没有精神的人,只能看到浮光掠影的表象,过的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扇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下一篇:自怨自艾褒义还是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