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孩子做错事怎么惩罚孩子最管用

孩子做错事怎么惩罚孩子最管用

2024-04-12 17:23457浏览

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当审慎考虑如何进行惩罚。有效的惩罚方法应该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不被接受,同时激励他们改变自己。惩罚应该是公平的,并且与错事的程度相符合。太严厉或太温和的惩罚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做错事怎么惩罚孩子最管用

首先,惩罚要和这件事本身关联,能让孩子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才引起了这样的后果,比如,因为贪玩而错过了妈妈约定好的吃饭时间,那惩罚的后果就是没饭吃,而不一个星期不准看电视。

其次,惩罚过后应适时的给予关爱,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即便是他犯了错,父母也是爱他的,不要因孩子犯了错,就用‘不要你了!你很讨厌’等恶性语言伤害孩子。

父母应该充分的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多和孩子玩耍交流,特别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把握惩罚的基本原则

1、要明确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才需要惩罚,并且和参与孩子教育的所有人达成共识,不得有不一样的标准。

2、及时惩罚,加深孩子印象,等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再惩罚孩子他们也会觉得莫名其妙。

3、把握爱的原则,惩罚的过程走完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他还是会被爱的,错误的是行为而不是孩子。

4、惩罚不能过度,不能采取体罚、关小黑屋等等会对孩子造成极大心理阴影的方式,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中“池塘之底”学校的老师就信奉“犯错——处罚”的教育信条,孩子犯了错就是一顿暴打,最终造成了孩子们撒谎、打架、偷盗的坏习惯。因此惩罚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

孩子做错事怎么避免孩子再犯

第一点,当孩子犯错后,等自己的情绪平复后,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聊一聊整件事情的经过,对他本身和别人的影响,引发孩子自己的反思行为,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严重后果,避免孩子下次再犯。

第二点,要让孩子知道,当自己犯错时,是需要自己去承受错误带来的结果的。例如孩子因为犯错导致了个人损失、或者其他问题,就让孩子承受这些自然结果,孩子懂得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影响或损失,下次便会自然而然的长记性。

另外,如果孩子还不具备反思能力,可以和孩子在生活中提前练习,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怎样做才可以避免发生那些类似的错误。如果再发生错误时,会受到怎样对的惩罚,这样孩子就会对做一些事的预想结果,也会本能的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孩子做错事躲起来该怎么教育

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做错事躲起来的时候,要及时意识到,这是他们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的一种表现,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切不可放任他们自由发展,因为这类问题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为了避免影响到自家小孩的成长,我们家长应防患于未然,做好针对性教育。

孩子做错事躲起来该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面对孩子做错事躲起来的现状,家长要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父母平时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困难的方法,面对困难时,试着让孩子独立面对,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父母也可以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之所以有逃避行为,是因为心里存在一些阴暗面,教育孩子不是干预孩子,做孩子的铺路人。

2、让孩子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孩子在犯了错之后,都会紧张、害怕,想要逃避,这个时候吗,父母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去改正。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了,还是好孩子,而不要让孩子逃避和推卸责任。如果孩子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父母不仅不能责骂,还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家长学会道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不能肯定的说自己永远都不会犯错误。孩子犯了错误,责任在于家长,也许是因为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遇事逃避,放弃、推卸,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家长应该放低身段,在错误面前勇于面对。尤其是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如果错了,更应该承认,为孩子做表率,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得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4、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同情弱者,遵守社会良知

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很难相信他会有发自内心的正义感。所以培养正义感,也可以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抓起。因此,面对孩子做错事躲起来的问题,家长可以有意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让他们能够在了解他们的同时给予全力的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1、过度保护

主要表现为父母过度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比如孩子不想吃饭,全家齐上阵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就赶紧捡起来,哄孩子被同学推开,马上去替孩子站起来。这样做的后果是,当父母为孩子挡住一切困难或危险的时候,小孩便失去了面对挑战的机会,缺乏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独自承担后果,进一步导致他们责任感的缺失。

2、教孩子学会找“替罪羊”

父母疼爱孩子很正常,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方式,有的父母可能会在无意中,教孩子学会推卸责任。例如,很多父母会在孩子被凳子绊倒后,教他们迁怒于凳子,或者把凳子放在那儿的人。这种做法,会令孩子觉得责任是可以转移的,日后他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去找“替罪羊”,这样对小孩责任感的形成是很不利的。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怎么办

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也是让家长烦恼的问题之一。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可能是想逃避惩罚,也可能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去想解决的办法。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怎么办

1、对孩子表扬、再批评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温柔一些,孩子出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可以找到孩子做的对的地方,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内心比较愉悦,家长可以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语气要平和,不要带有命令的语气。这样孩子心态也能接受,慢慢的就能接受家长的指责,并解决问题。

2、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

孩子不诚实的行为都是从撒谎开始的,所以,父母想要纠正他的行为,就要从纠正他的说谎习惯开始。其实,孩子会说谎,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隐瞒某些事实来逃避惩罚。归根到底,孩子说谎往往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因此,想要改正孩子撒谎的坏行为,父母要先纠正自己的行为。

3、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他犯错的时候,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教育他,而是要关起门来教育。因为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内心已经是充满愧疚与煎熬,他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公开批评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

4、营造好的教育环境

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以冷静宽容的心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和孩子一起分析做错事的原因。孩子感受到尊重,情绪得到安抚,自然愿意跟随家长一起去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等到孩子表示认错后,应该及时肯定他的进步,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指导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的原因

1、怕父母的打骂

对于那些经常打骂的孩子来说,或者是自己完全没有自信心,也没有敢于承担错误的思想和能力将会采取撒谎的行为。如果当孩子利用撒谎的方式得到了甜头,得到了家长的宽容,那么他会变本加厉,觉得这个时候非常的好用,还可以侥幸的逃脱家长的惩罚,还会有一种成就感继续向前进。

2、倔强心理

有时孩子孩子做错事不承认还会撒谎,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在哪里,所以平时家长就应该定好明确的规矩,给孩子讲明这样做的后果。比如孩子可能会出现为了逃避被说,会先发制人采取撒谎说不是我等情况,这便是孩子不断试探得出的结果。

3、轻易地否定孩子的父母

“你撒谎,是个坏孩子”,“你欺负小朋友,是差劲的孩子”,“你玩完玩具不收拾,是懒孩子”……孩子们虽然小,可是往往很在意“好孩子”和“坏孩子”的评价。当家里的大人常常轻易地否定孩子,给孩子贴各种负面的标签,孩子为了不想被贴更多的坏标签,以后做错了事也不会轻易地承认,撒谎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怎么办

对于孩子做错事不承认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心平和的去处理,避免带着情绪去面对孩子,否则很可能造成矛盾激化。由此可见,哪怕孩子再不承认错误,再狡辩,只要家长的引导得当,都是可以帮助孩子纠正和改善的,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怎么办

1、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详细情况

孩子做错事,本身就有畏惧心理,而此时父母如果急于打骂,孩子惊魂未定的心灵其实也受到了伤害,况且打骂除了让双方陷入坏脾气的状态之中,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帮助,还会导致,因为惧怕家长的惩罚,出现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的现象。

因此,这个时候,父母首先需要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孩子面对温和态度的父母,也会勇于把事情真相说出来。有些孩子比较倔强,就需要父母多一点耐心,鼓励孩子说出来。而在询问孩子详细情况的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该如何解决问题。

2、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包办替代

祸是孩子自己闯下的,家长要由他想办法解决。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求得对方的谅解,用自己的行动去承担行为后果,不少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急着去替孩子道歉,事后骂孩子两句,就不了了之。

不但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担当。谁的问题谁解决,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避免,出现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的坏习惯。

3、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变得有担当,有责任心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这件事情,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每个人都是在自己不断犯错中才能成长,所以在孩子犯错后,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问清事情缘由,避免小题大做或委屈了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错了,要帮助他分析犯错原因,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从而让孩子承担犯错的直接后果,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也一样。我们要告诉孩子犯错了不要紧,只要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孩子。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的原因

1、孩子的自我防御意识

面对父母来势汹汹的责问,处于弱势的孩子本能地就会选择逃避,并触发自我防御意识。心理学认为,孩子狡辩是一种被动的自我防御行为。父母表现得越严厉,责问地越深切,孩子的逃避就强烈,而狡辩就是孩子逃避的武器,想通过狡辩来逃避责任和未知或已知的惩罚。以己度人,我们小时候都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把摔碎碗的责任推到哥哥姐姐或猫狗身上。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狡辩的时候,大可不必表现得如临大敌、过于严厉。

2、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如果说家长是原件,那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的很多言行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被孩子学去。很多家长做错事就是喜欢找借口,从来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孩子看到家长经常这样做以后,就也会有样学样,变得跟家长一样。犯错以后不知道主动承认错误,反而习惯性辩解,这并不是个好习惯,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做错事屡教不改怎么办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误做错事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有的家长在知道孩子做错事后,就会立马进行批评教育,而有的家长知道孩子做错事以后,就会帮助孩子掩盖。家长的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做错事屡教不改,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才好呢?

孩子做错事屡教不改怎么办

1、和孩子沟通,找出原因。看看是孩子是故意为之还是缺乏生活上的经验导致犯错。如果是前者,则要适当地批评;如果是后者,则要耐心地教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帮助和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所以,找出原因很重要,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批评和指正。

2、方式较为缓和,容易被孩子接受。即使对于成人来讲,当自己犯错时,也不希望别人就此太严厉地批评。孩子也是这样,比起严肃的谈话,复盘的方式来得较为缓和,不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与其在孩子犯错后劈头盖脸的指责一通,还不如帮他分析整件事,也不至于拉远亲子关系。

3、和孩子讨论,共同找出解决方法。与孩子平等沟通,共同探讨问题解决之法,不论是对增进亲子关系,还是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个时候,威严的家长要先学会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才行。家长拿纸笔将家长和孩子对问题解决的建议和想法都写下来,家长暂时不要有明确的对错评论,并不时地鼓励引导孩子多角度地思考,孩子的想法才会更多更好。

4、诚恳的提出具体建议与期待。当给孩子明确指出哪些需要改正的具体行为后,下一步就要给出具体的期待和建议了,例如“衣服下次要放到衣柜里”“不能在床上吃零食”等等,这样建议很具体,孩子也很容易理解,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注意提建议时语气要平和稳定,态度要诚恳,这样孩子才能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主动改正并执行。

孩子做错事屡教不改的原因

1、孩子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

如果孩子只是犯了一次比较小的错误,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会因此在孩子耳边不厌其烦地大讲道理。但一旦频率提升,就会给人一种孩子不听话、不长记性的印象,进而引发家长的愤怒情绪。当孩子重复犯某种错误时,除了故意为之以外,最有可能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

2、碍于自尊心,不愿低头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变得愈加强烈,当父母在要求孩子认错的时候,尽管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因为自尊心的缘故孩子碍于面子,从而始终不愿低头认错。

3、想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有的孩子年龄还小,思想很单纯,有的时候孩子孩子做错事屡教不改,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想引起家长的关注,他们想要更多的是家长的陪伴。现在很多家长在下班回家之后,视线大多数时候是在手机和电视上面,孩子就想要将家长的视线挪到自己身上。

孩子做错事情不承认应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孩子会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自己做错了事,家长也明确的告诉了孩子,但是孩子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家长们都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做错事情不承认应该怎么办

1、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家长都不能失去理智,要做情绪的主人。在孩子犯错后,家长需要用足够的耐心来分析孩子的错误,在恰当的时刻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双方都冷静下来,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后果,避免下次再犯。

2、事先和孩子立规矩,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奖惩分明。和在学校一样,孩子在家里也应该有规矩,受到规矩的制约。如果犯了错要接受惩罚,如果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奖励。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肯定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的。此时家长要对孩子的勇气进行鼓励,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3、孩子做错事情不承认时,家长要淡定。孩子不愿意认错,很大可能上是害怕受到惩罚,这是他通过之前的体验总结出来的。唠叨和斥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他寻求各种途径掩饰错误。因此,孩子做错事情时,妈妈要以平常心对待,心平气和地与他沟通,全面了解事情的经过,然后跟他一起思考如何进行补救,并付诸行动。

4、教孩子辨别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就要让孩子学会辨别对与错。孩子若是因为不知道错而犯错不认错,那父母不应该过多的去责备孩子,因为不知者无罪,小孩子年龄是非常小的,他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也不会辨别对与错,主要是家长给予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做错事情不承认的原因

1、孩子没有意识到错误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做事情更多的是依照自己的喜好,不会去顾虑他人的想法,年纪较小的孩子甚至还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在大人眼里是“错误”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只是寻常的事情,自然孩子也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为这件事情“买单”。

2、觉得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倔强,在他们看来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拒绝认错。这与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认错的习惯。比如,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往往袒护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看来,认错代表着示弱,是一件丢人的事。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不认错的习惯。

3、害怕受惩罚

很多孩子做错事不敢承认错误的原因是害怕受到爸爸妈妈的惩罚。尤其是那些家教严厉、父母强势、容易打骂孩子的家庭,孩子越会不敢承认错误。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特别严厉,基本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孩子一犯错,就劈头盖脸地胖揍一顿,根本不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这样长期下来,孩子会产生畏惧情绪,做错事情不承认。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怎么教育

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做错事后,不承认错误。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孩子不承认错误可能是怕受到家长的批评,也可能是太要面子导致的。所以,当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时,家长不要一上来就责备孩子,要正确引导孩子。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怎么教育

1、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并往饭碗里吐口水,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口头警告:“宝宝你这么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就把你的饭碗收走了哦”。当然,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你说这些都没用,他仍会继续重复自己手里的动作。

然后你需要做的就是真的把饭碗给拿走,并且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目的就是让他知道,往碗里吐口水会直接导致自己饿着肚子没有饭吃,这样他就会意识到“吐口水”是一件错误的做法了。

2、家长一定要留给孩子缓冲期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当孩子在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会出现思想斗争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逼迫孩子,要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家长不要在这个时候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要让孩子想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只有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加坦然地接受接下来的事情。

3、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严厉责骂

很多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时,许多家长们往往会不耐烦,并且凶孩子,“你再哭我就打你了”。其实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其实小孩子哭闹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心愿无法得到满足而委屈到哭。这时候,家长如果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们只会觉得更加委屈,哭得更厉害。这个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情让孩子感到不开心,要耐心和孩子交流。

4、使用共情的态度和技巧

孩子犯了错,家长一般会先慌忙的去纠错,这时候孩子的情绪不稳定不仅听不见你所说的话,还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相反,若孩子犯了错,我们能忍住不教训他、而是先看见并耐心回应他的情绪,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当孩子犯错,我们可以用一些话语来和孩子共情。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的原因

1、孩子怕受惩罚

因为父母的保护太过了,孩子从小到大,有着父母的无限包容和宠爱,在家里面是一个小霸王,面对家长的批评,心里就会受挫,觉得自己不应该被批评。还有的孩子犯错了也不承认,是因为害怕会受到家长的惩罚,这和平时家长对孩子犯了错之后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关系,一旦孩子犯错了,就会面临家长的严厉惩罚,孩子誓死也不愿意承认错误,觉得不承认错误就不会受惩罚了。

2、家长不守信用

每个孩子都把爸爸妈妈当做最信任的人,会无条件地信任爸爸妈妈。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往学校的时候,会告诉孩子明天就不用来了,或者是妈妈等一下就来接你。然后孩子便会陷入漫无目的地等待。他会感觉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第二天就会倔犟地不去上学。家长们欺骗孩子的行为,会让孩子不信任你,从而产生反抗心理。

3、自尊心在作怪

自尊心不是只有我们成人才有,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尊心。而且,孩子的自尊心要比我们成人更为敏感。孩子害怕被父母或他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后,会招来各种的批评和抱怨。而这些抱怨和批评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工具,让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做错事情该怎么教育

很多父母在孩子做错事后,除了惩罚,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而惩罚则会让孩子失去反省的机会,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惩罚,就不需要反省了。事实上,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目的。那么孩子做错事情该怎么教育?

1.不要急着逼迫孩子道歉

当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或被告知自己做错事时,虽然有些孩子表面上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但内心往往处于比较紧张、焦虑甚至害怕的负面情绪状态里。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家长们不要单纯为了让孩子表现出有礼貌、有教养的样子,而不由分说地训斥或急着逼迫他们去道歉,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真正的道歉是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绝不仅仅是说一句“对不起”那么简单。

2.帮助孩子分析是非

很多孩子有时候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这时候家长需要在孩子冷静下来后,与孩子一起回忆、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最后明确告诉孩子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和严重性,以及应该如何弥补等,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之间的联系时,向对方道歉就会成为一件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

3.告诉孩子道歉的重要性

道歉是一种良好的、负责任的品德,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道歉的真实意义,告诉孩子道歉不是对TA的否定,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同时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道歉是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子,在犯错后都应该做的事情,并在孩子主动道歉后给予积极的表扬。

4.家长要以身作则

一些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自己却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一旦自己犯了错,也不会主动向孩子道歉。“身教”比“言传”往往更具说服力。作为家长,无论是在与他人相处,还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难免会犯错。这时,父母也应该主动道歉,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道歉是犯错后应该有的行动,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萊垍頭條

5.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是非界限不清。父母应该多多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日常小事或是童话故事、绘本故事等,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是非对错观,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不应该或不能做的,引导他们辨别是非,敢于承担。               

孩子做错事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孩子犯错之后,一定要正面的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一定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了,否则,孩子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会轻视这件事情。他就意识不到这件事情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一般是要正面的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孩子做错事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一、缓一缓

孩子的缺点错误,有时会使家长十分恼火,如果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样会使孩子恐惧、紧张,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这是对幼苗的摧残,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此时,最好缓一缓,先让自己的火气消一消,等心平气和了,情绪消沉了,再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去批评教育孩子。

二、问一问

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是非曲直,不要错怪孩子,不要冤枉委屈孩子。要以商榷疑问的口吻婉转地询问,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若用简单粗暴压制的方法,强硬的口气,非但问不出真相,反而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三、选一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心境愉快时,轻松愉悦,乐于接受批评。而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唠唠叨叨,或者当着众人的面批评训斥孩子,不但孩子接受不了,而且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有辱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四、辩一辩

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孩子为自己辩白,做家长的要沉住气,静下心来,听孩子说心里话,从而了解孩子的心态、观点。不要板着脸,瞪着眼,摆出一幅严肃的面孔,说些过头的话,而要留有余地。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允许为自己辩解。因为孩子虽小,但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尊严说的有理,应予赞赏、肯定: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辩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多,距离拉近,而且可以在辩解过程之中使孩子认识自我,校正自我,完善自我。

五、导一导

素质高的家长,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是像公司经理对犯错误的属下那样一味地指责、训斥,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顾问一样,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诱导、启发孩子,精心地反思,弄明白自己为什么犯了错误,找出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今后应该如何改正。这样,孩子在家长的“顾问”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使“失败的收获”大于成功所得,使幼苗健壮成长、拔节。

六、激一激

每一个孩子的好胜心都很强,他们都有表现自己价值的心理要求。尤其是他们犯了错误时,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鼓励。这些孩子身上那不易被人觉察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功。反之,如果此时家长予以轻蔑、冷落,他们身上的种种潜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可以用激将法,使孩子改正缺点,并且适时运用激励的手段,把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根据学生实际,讲究批评艺术,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孩子做错事家长在教育时需要注意

1、父母要及时制止并指出孩子的错误,既让孩子意识到问题所在又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大家都会犯错误,爸爸妈妈也会犯错误,犯错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只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所以宝宝犯错误,爸爸妈妈会指正你的错误,不论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会爱宝宝的”。在这里父母要引导孩子敢于正面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2、不能以物质和利益交换而诱导孩子承认错误,会让孩子养成做任何事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可以交换的,孩子会一直试探父母的要求的底线,直到父母没有了底线,孩子也就肆无忌惮了。

3、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势而威胁孩子改正错误,比如“不要你了”“有妖怪来抓你了”之类的,这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也是父母无能的表现。结果就是孩子遇到问题,只会一味的逃避和找借口。

4、父母不能因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冷嘲热讽,否定孩子,不要事过境迁之后再旧事重提,这说明父母没有正确的心态,要检讨的应该是父母了。

孩子犯错不说话怎么办

1、那就暂时让孩子自个安静一会儿,不要强迫他当时必须要说话。

2、孩子犯了错误,他心里也是害怕的,担心挨骂和挨打,所以不敢说话。

3、等孩子心情平静以后,再和孩子讲道理。犯错也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环节。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家长正确的做法 下一篇:孩子缺乏内驱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