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怎么办

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怎么办

2023-11-27 17:41420浏览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但是一些孩子在犯错以后,不仅不承认错误还推卸责任。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年龄小,所以没有责任意识,也可能是害怕家长的惩罚,所以不敢承认。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怎么办

一、不要急着逼迫孩子承认错误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或被告知自己做错事时,虽然有些孩子表面上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但内心往往处于比较紧张、焦虑甚至害怕的负面情绪状态里。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家长不要单纯为了让孩子表现出有礼貌、有教养的样子,而不由分说地训斥或急着逼迫他们去道歉,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二、不要用训斥或打骂孩子

很多孩子在犯错之后,自己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敢认,如果父母的态度温和,语气平静,孩子反而会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要总是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只能让孩子产生恐惧,起不到纠错的目的,平和而坚定的情绪让孩子有勇气去改正。

三、学会道歉

教孩子学会道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做错事要勇于道歉,不可以因为任何理由就选择逃避,这样就是错上加错。家长应当从小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面对自己犯的错误时,道歉并不丢人,它代表的是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要改正的一个态度。

四、注重责任感的培养

拥有责任感让孩子对于责任的看法更加正面,孩子以责任感的实现为荣。父母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的人格发展更加立体。在孩子的成长中,犯错是一种必然,如何正确地应对显得尤为重要。父母有必要认识到有责任感的孩子,在人生的成长之路上会走得更远。

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的原因

一、父母及成人的影响

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意无意地模仿出来。有些家长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问题时。家长错了,也从不向孩子承认错误,以为这样才不至于损害家长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但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不仅会对父母不肯认错产生反感,而且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母的这种不肯认错的行为。

二、不当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经常责骂和责骂孩子,只让孩子因为害怕而无所适从。大多数孩子不承认他们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被骂,特别是那些受到惩罚的人。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孩子克服和纠正不良行为,还会造成叛逆、撒谎等问题。

三、害怕承受后果

小孩子因为做错了事情,可能会害怕家长或者老师责怪他,所以做了错事通常孩子会不愿意承认,害怕承担后果,被家长或者是老师责罚。但是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是好孩子,孩子如果承认错误家长就应该给予表扬,不要过分责怪孩子,另外要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做了错事还是不对的。

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怎么办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做错事情以后,非但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企图用这种方式逃避责任。孩子之所以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很有可能是因为害怕家长的惩罚,也有可能是父母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怎么办

1、让孩子认识到孩子所犯下错误

面对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的孩子,家长首先得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如果在他们犯错误以后,家长不去帮助孩子改正而是帮助他们开脱,这样是不好的行为方法。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这时候孩子意识不到自己问题所在的话,他会习惯性地让父母帮助自己去解释,而且认为自己并没有犯错误。

2、帮助孩子分析是非

很多孩子有时候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这时候家长需要在孩子冷静下来后,与孩子一起回忆、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最后明确告诉孩子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和严重性,以及应该如何弥补等,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3、通过故事、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如果大人做错了事,却不承认,孩子们自然会这样做。因此,家长应该为他们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另外,通过讨论故事中的角色与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4、家长自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特别是希望成为爸爸妈妈口中的那个好孩子。得到父母的夸奖都是在他们简单的认知里面,以为犯了错就变成了坏孩子,这是孩子非常不愿意接受,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把犯错和好坏联系在一起,单纯的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犯了错,爸爸妈妈一样会爱你,但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的原因

1、受家长影响

孩子之所以不承认不负责,喜欢把自己“撇干净”,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的父母自身的价值观就存在问题,自私自利,爱推脱责任,不愿承担。

比如有些家长不愿承担长辈的赡养责任,还有些家长做错事找借口搪塞。孩子在小的时候模仿力是很强的,家长怎么做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然会和家长一样没有担当,喜欢推脱。

2、为了逃避惩罚而情绪化

为了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即将面临的惩罚,有的孩子会选择用发脾气,来掩盖自己的错误。比如说,孩子在家里不小心把花瓶给打破了,碎片掉了一地。为了避免受到父母的责怪,孩子选择撒谎,说这个瓶子不是自己打破的。如果父母没有深究下去,孩子就能够逃过一劫。

3、家长平时太过严厉

孩子每次犯错误,一些家长话先未说,整个眼神都能杀死一片,有时候神态语言杀伤力也挺大,眼睛瞪大大的,一把把孩子拽过去,这些足够让孩子胆怯,使得孩子犯错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本能的出现逃避的反应。

多倾听,避免先入为主。想办法平复情绪,包括大人自己。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怎么办,多念叨,慢慢冷静,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要善于引导孩子。要和孩子谈心,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示弱、学会感谢和道歉,表达足够的诚意。

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怎么办

1、反向教育

一些孩子可能性格比较犟,用正面引导会不奏效。那么,就可以试试“以牙还牙”式的反面纠正。他做错了事情,不愿承认还发脾气。

你也可以让他体验一下别人做错事还给他发脾气的感受,故意损坏他的一个小玩具,不承认是你做错了,并当面对他发脾气,在他感同身受了之后,和他开诚布公地沟通这样做带给别人的感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不要盲目批评

孩子不承认错误,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和原因。当孩子在气头上时,和他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的,待到心平气和一片艳阳天时,再和孩子来聊天,一定是聊天而不是教育或批评,平等地聊天,聊刚才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有时大人看到的仅仅是单一方面,在孩子的角度来说也许还另有隐情。以聊天的方式告诉孩子,假如爸爸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处理,这样处理会有什么效果。切忌盲目地、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批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平常心看待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害怕受到惩罚,这是孩子通过之前的体验总结出来的。家长的气愤、责怪、唠叨、抱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掩饰错误。因此,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教育、沟通等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多沟通有话好好说

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定要建立联系,只有父母和孩子相处融洽,那么孩子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透露给父母,所以有话好好说,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只是引导孩子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适当的让他去碰壁然后修正自己的方向。

5、肯定孩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谈话时,使用过多否定与负面的评价,孩子会感到很沮丧,会在一定负面情绪的积累后产生抗拒沟通的现象。

孩子犯了错,首先他的情绪肯定低落,他也希望爸爸妈妈能理解他。所以父母首先要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父母先听孩子说,然后孩子才能接受父母对他说。

在了解了孩子的内心想法以后,父母要帮助孩子捋顺思路,分析前因后果,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教给他改正错误的方法。父母要着重肯定孩子的努力,给他以挫折中成长的信心。

孩子不承认错误还情绪化怎么办,家长平时应该多关心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他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养成更好的习惯,有助于健康成长。

孩子不愿承认错误还顶嘴怎么办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承认错误还是很需要勇气的,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当他们不愿承认错误还顶嘴的时候,作为家长就要重视了,我们要用自己的耐心去帮助他改掉这一不好的习惯。

孩子不愿承认错误还顶嘴怎么办

我们需要让孩子不惧怕承认错误

面对家长的惩罚孩子不愿承认错误还顶嘴,父母需要反思是不是自己从来没有去询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就责罚孩子。那么下次再遇到孩子犯错,我们可以先关心下孩子的状况,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他们的,然后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是否孩子仅仅是因为年纪小判断失误才导致犯错的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孩子犯错规律,帮助孩子找到避免犯错的方法。那么这样既能让孩子减少犯错,还能让孩子不惧怕承认错误,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信任他们的。

树立良好的榜样行为

父母的言行影响比任何名师都更有效,要求孩子言出必行父母就不能心口不一,家长要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积极行为,调整不良行为,平时要多反思,在睡觉之前问问自己有没有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不好的示范,积极改正,注重正面影响。

比如说父母犯错的时候,就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承认错误并且道歉,这就是为自己负责的最好示范,勇于表现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向孩子展示身为父母承担责任的那一面。

孩子不愿承认错误的原因

1、他的自尊心比较强

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会忽略,觉得孩子不需要什么自尊心,太小了什么都不懂。骂完一会就忘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往心里去。

但其实不是的,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很多时候有的莫名其妙,可能上课举手,老师没有叫他回答问题,都会生闷气,觉得自尊心受挫。

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会让孩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挑战,从而接受不了。最后产生矛盾,越演越烈。

2、害怕受到惩罚

一些孩子做错事后怕受惩罚,只好用撒谎或者拒不认错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只是预见自己承认错误还顶嘴后所遭受的后果,因而也就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了。

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怎么办

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明明犯了错误,总是不承认甚至还撒谎,家长们都感到无可奈何。其实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一般是怕家长的责备与打骂,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来逃避惩罚。对此,家长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怎么办

1、先对孩子表扬、再批评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温柔一些,孩子出现错误,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可以找到孩子做的对的地方,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内心比较愉悦,家长可以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语气要平和,不要带有命令的语气。这样孩子心态也能接受,慢慢的就能接受家长的指责,并解决问题。

2、尊重孩子

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家长不要在外面进行训斥,或者是代替孩子认错。回到家里告诉孩子这么做的是不对的,以及正确的要怎么做。这样给全了孩子“面子”,他就会用心改正。

3、教育要掌握分寸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果批评过于严厉,会挫伤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评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他就会觉得无所谓。有的时候,孩子口头上认不认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就可以了,帮助他找出今后改正的办法。这样做,一般就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4、营造诚恳互信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讲诚信的家庭氛围,例如,父母可以平时和孩子一起看看关于诚信的书籍,讨论一些关于诚信的话题,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往,在生活中感受诚信的作用。

当然,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做到互相信任。毕竟,只有从小就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才更懂得怎样尊重和信任别人,也才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的原因

1、孩子因为好奇心犯错,父母因为担心而问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的引导所以会不断犯错,孩子固然可以向父母学习,可父母并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孩子,孩子平时做得都很好,当面对自己没接触过的问题时就变得束手无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胡乱尝试一番之后宣告失败。

家长作为孩子最主要的教育者,其实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大多数家长都存在一个问题: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的第一句话永远是问责,“为什么总是做不好?”“说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不听?”

2、缺乏责任感

缺乏责任感,也是孩子犯了错不承认错误还撒谎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可能会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时,家长们需要教育孩子们要勇于承担责任,要让他们明白只有承担责任,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3、好虚名、要面子

现在的孩子为了能够在同学当中的心目中产生地位,都会利用家长和老师的奖励,作为对比。这样的话,谁的奖励多谁的脸上就会有很多面子,还会有一种自豪和存在感。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发生一些奖励的孩子,为了能够和同学打成一片不丢面子就会撒谎说一些事情。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怎么办

对于孩子做错事不承认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心平和的去处理,避免带着情绪去面对孩子,否则很可能造成矛盾激化。由此可见,哪怕孩子再不承认错误,再狡辩,只要家长的引导得当,都是可以帮助孩子纠正和改善的,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怎么办

1、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详细情况

孩子做错事,本身就有畏惧心理,而此时父母如果急于打骂,孩子惊魂未定的心灵其实也受到了伤害,况且打骂除了让双方陷入坏脾气的状态之中,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帮助,还会导致,因为惧怕家长的惩罚,出现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的现象。

因此,这个时候,父母首先需要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孩子面对温和态度的父母,也会勇于把事情真相说出来。有些孩子比较倔强,就需要父母多一点耐心,鼓励孩子说出来。而在询问孩子详细情况的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该如何解决问题。

2、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包办替代

祸是孩子自己闯下的,家长要由他想办法解决。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求得对方的谅解,用自己的行动去承担行为后果,不少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急着去替孩子道歉,事后骂孩子两句,就不了了之。

不但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担当。谁的问题谁解决,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避免,出现做错事不承认错误还狡辩的坏习惯。

3、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变得有担当,有责任心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这件事情,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每个人都是在自己不断犯错中才能成长,所以在孩子犯错后,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问清事情缘由,避免小题大做或委屈了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错了,要帮助他分析犯错原因,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从而让孩子承担犯错的直接后果,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也一样。我们要告诉孩子犯错了不要紧,只要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孩子。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的原因

1、孩子的自我防御意识

面对父母来势汹汹的责问,处于弱势的孩子本能地就会选择逃避,并触发自我防御意识。心理学认为,孩子狡辩是一种被动的自我防御行为。父母表现得越严厉,责问地越深切,孩子的逃避就强烈,而狡辩就是孩子逃避的武器,想通过狡辩来逃避责任和未知或已知的惩罚。以己度人,我们小时候都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把摔碎碗的责任推到哥哥姐姐或猫狗身上。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狡辩的时候,大可不必表现得如临大敌、过于严厉。

2、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如果说家长是原件,那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的很多言行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被孩子学去。很多家长做错事就是喜欢找借口,从来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孩子看到家长经常这样做以后,就也会有样学样,变得跟家长一样。犯错以后不知道主动承认错误,反而习惯性辩解,这并不是个好习惯,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犯错不敢承认错误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犯错不敢承认错误的情况,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态度,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改正。切不可放任不管,这样的话十分影响孩子形成的养成,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

孩子犯错不敢承认错误怎么办

1、正确的引导

面对孩子犯错不敢承认错误的问题,家长还是不要急,而是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通过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承认自己做错了,比直接给孩子点出来,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能有效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引导方式,包括通过名人传记来引导孩子,或者是通过讲故事、看绘本来暗示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比如说孩子偷钱买了零食,家长不要直接说“是不是你偷了钱”之类的话,而是可以给孩子讲关于诚实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到自己不应该偷钱,然后给孩子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让孩子有一个思想缓冲期,然后自己承认错误。

2、控制语气,以表扬为主

当我们向孩子们指出问题时,我们仍然应该从这件事本身开始,而不是攻击孩子们的生活。事情本身,让孩子明白错误在哪里,客观中立,没有情感指出,大概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积极表扬,这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得更快乐。

3、因人而异,找到孩子的“软肋”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同。有的孩子,妈妈一个眼神他就知道错了:有的孩子,你磨叽十遍他也听不进去。要攻进孩子的心房,让他们卸下武装,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孩子吃的是哪一套。在不过激、不强迫、不伤害的前提下,找到最能让孩子服软的方法,因此,面对孩子犯错不敢承认错误的情况,我们家长要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犯错不敢承认错误的原因

1、家里人过度放纵和爱护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为孩子犯下的错找各种借口。比如:“孩子小,不懂事。”孩子做了错事,就会若无其事,慢慢就学会,犯了错误死不承认。再比如:有些妈妈在遇到孩子找借口的时候,训完孩子一通后会加一句:“这一点特别像你爸!”可想而知,孩子犯错了,你说孩子跟他爸爸一样,其实这对一个孩子而言,反而更加强化了他们不道歉这件事。

2、自尊心萌发

等孩子开始注意别人的评价,知道什么是害羞时,他的自尊心也就逐渐萌发。而当孩子犯错,自尊心会阻碍他们认错,哪怕内心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会因为面子问题而难以当面认错。想要避免出现反抗的僵持情况,就要给自己充分的冷静时间,给孩子一个充分的思考时间,家长要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再来判定他有没有错。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怎么教育

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做错事后,不承认错误。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孩子不承认错误可能是怕受到家长的批评,也可能是太要面子导致的。所以,当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时,家长不要一上来就责备孩子,要正确引导孩子。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怎么教育

1、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并往饭碗里吐口水,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口头警告:“宝宝你这么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就把你的饭碗收走了哦”。当然,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你说这些都没用,他仍会继续重复自己手里的动作。

然后你需要做的就是真的把饭碗给拿走,并且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目的就是让他知道,往碗里吐口水会直接导致自己饿着肚子没有饭吃,这样他就会意识到“吐口水”是一件错误的做法了。

2、家长一定要留给孩子缓冲期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当孩子在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会出现思想斗争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逼迫孩子,要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家长不要在这个时候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要让孩子想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只有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加坦然地接受接下来的事情。

3、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严厉责骂

很多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时,许多家长们往往会不耐烦,并且凶孩子,“你再哭我就打你了”。其实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其实小孩子哭闹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心愿无法得到满足而委屈到哭。这时候,家长如果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们只会觉得更加委屈,哭得更厉害。这个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情让孩子感到不开心,要耐心和孩子交流。

4、使用共情的态度和技巧

孩子犯了错,家长一般会先慌忙的去纠错,这时候孩子的情绪不稳定不仅听不见你所说的话,还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相反,若孩子犯了错,我们能忍住不教训他、而是先看见并耐心回应他的情绪,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当孩子犯错,我们可以用一些话语来和孩子共情。

小孩子做错事不承认错误的原因

1、孩子怕受惩罚

因为父母的保护太过了,孩子从小到大,有着父母的无限包容和宠爱,在家里面是一个小霸王,面对家长的批评,心里就会受挫,觉得自己不应该被批评。还有的孩子犯错了也不承认,是因为害怕会受到家长的惩罚,这和平时家长对孩子犯了错之后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关系,一旦孩子犯错了,就会面临家长的严厉惩罚,孩子誓死也不愿意承认错误,觉得不承认错误就不会受惩罚了。

2、家长不守信用

每个孩子都把爸爸妈妈当做最信任的人,会无条件地信任爸爸妈妈。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往学校的时候,会告诉孩子明天就不用来了,或者是妈妈等一下就来接你。然后孩子便会陷入漫无目的地等待。他会感觉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第二天就会倔犟地不去上学。家长们欺骗孩子的行为,会让孩子不信任你,从而产生反抗心理。

3、自尊心在作怪

自尊心不是只有我们成人才有,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尊心。而且,孩子的自尊心要比我们成人更为敏感。孩子害怕被父母或他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后,会招来各种的批评和抱怨。而这些抱怨和批评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工具,让孩子失去自信。

小孩做错事情不承认错误还哭怎么办

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疑惑,那就是明明是小孩自己做错事情,但是孩子不但不承认错误还哭。这让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正确教育孩子,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当小孩做错事情不承认错误还哭怎么办。

小孩做错事情不承认错误还哭怎么办

1、要先关注孩子,而不是错误本身

例如: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不小心把碗给摔碎了。妈妈第一时间是责骂孩子不小心,这时候孩子开始哭闹了起来。如果母亲在孩子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一起先收拾残局让他弥补自己的错误,再告诉他不能在吃饭的时候端着碗到处走,因为会容易摔碎碗导致受伤,告诉他原理是什么,那么孩子很可能以后自己会选择不去做这件事。

2、让他自己收拾“残局”

假如多次反复进行同一件事,那么发生错误的几率将逐渐减小。同样,这个词语用到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合适。例如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只知道玩而从不整理,那么家长应该这样对他说:“如果你玩完玩具以后不收拾起来,那么明天就没有再玩的机会了”。当然了,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经过他反复尝试之后慢慢就会改正过来了。

3、注意场合,保护孩子自尊心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或者引导孩子、让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应该注重场合,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不要在外人面前,为了彰显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地位而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反感。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则更应该将时间考虑在内,比如在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和早晨的时候,就不应该教育孩子,避免孩子一时想不开影响睡眠或者生活。

4、不拿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家的对比。将心比心,如果孩子们将你们和其他家长对比,你们内心是不是也会感到失落。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去细心地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将优点发扬光大,成为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孩做错事情不承认错误还哭的原因

1、孩子爱面子

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也觉得需要认错,但是孩子这时候会觉得认了错就没有面子了。好不容易不认错这么久了,要是认错了就没有了面子,孩子这个时候会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下,孩子就不愿意认错,迟迟不承认错误。有的孩子会认为,这个错误不是自己不该负所有责任,所以小孩做错事情不承认错误还哭。

2、家长过度的宠爱甚至溺爱

由于现在很多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有些家长对待孩子就像“捧在手上拍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待孩子十分地小心翼翼,生怕孩子不高兴。什么都去迁就孩子。孩子一发脾气了,就赶紧想尽办法地哄他。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发现只要发脾气了,家长就会无条件迁就自己。

3、怕被责备

发现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爷爷奶奶家犯了错误,从来都不会跟妈妈说,只说好的事情,这样下去孩子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疚和改正,其实这种孩子并不是不想认错,还是怕被妈妈责备,怕妈妈对他失望,就藏着瞒着,感觉不说就不会发生了。

孩子做错了事不愿意承认错误怎么办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身上也会有很多变化,途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惹事”。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就爱到处撒野,看得到还好,家长能够及时制止。可是一到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就彻底玩疯了,做错事就算了,竟然还不承认,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

1、家长要有同理心

身边有一部分家长,孩子一犯错误就立即会火冒三丈,骂孩子不懂事、不学好、还惹爸爸妈妈生气;有的打过骂过之后,还会跟孩子冷战,把孩子弄得不知所措不说,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我们都是从小时候过来,对孩子的心理应该不会陌生。孩子犯错以后心里是害怕恐惧的,尤其是天生胆小的孩子,一旦闯下一点点祸就像戳塌了天似的,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家长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会截然不同。

孩子犯错误时,如果家长采取训斥、打骂,孩子就会更加恐惧、害怕,这样孩子下次再犯错误的时候为了躲避家长的惩罚,孩子就会采取死不承认的态度。反之,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如果能好好跟孩子沟通,允许孩子犯错误,蹲下来慢慢询问事情的原因,并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感受,并认真给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孩子就会跟家长说真话,家长说的话、提出的建议孩子也才能听进去。

2、先表扬后指错

孩子犯错误是最常见的事情,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要先摸摸孩子的头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爱,然后再心平气地跟孩子说,人人都会犯错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有什么问题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家长这样做就清除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只有消除了犯错就会被责骂、惩罚的恐惧,才能跟父母说真话。

当孩子说出事情的真相之后,家长要先给予表扬,肯定孩子的诚心,然后询问孩子的感受,接下来再分析问题,并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因为家长之前的处理让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爱,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信任,这时候家长指出的错误孩子才会口服心服。只要孩子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孩子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不平静状态时,别人说的话他很难听进去,因此,让孩子先心情平复了之后,再帮他分析整件事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孩子在犯错和改错中成长

孩子犯的错误五花八门,但是归类起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家长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比如:不讲卫生,以大欺小,或者是不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等;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例如:如何适应生活环境、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等。

对于前者因为牵涉到习惯的养成,父母要从小就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种做法要尽早,而且孩子越小效果就越好。对于后者孩子如何适应生活的环境,要让孩子自己慢慢适应,孩子遇到困难、受到挫折,要先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实在无能为力的父母才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吃点苦头对孩子有好处,父母要忍下心来让孩子从小受点挫折,从小受挫比长大受挫受到的伤害小,而且收益却很大,所以后者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犯。

总之,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沈奕斐曾说:孩子的成长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断去试错,才会知道前进。所以作为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并让孩子在犯错和改错中成长,孩子才能够自立自强。             

大家还在看:

最新文章

上一篇:孩子不愿意表现自己怎么办 下一篇:10岁孩子社交能力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