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情绪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通常发生在即将升学的孩子身上,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以后,他们就会经常逃避学习,或者是不愿学习。因此,家长要及时的引导孩子,找到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有哪些
1、自我否认。孩子在学习上屡屡受测或者自我信心不够,经常否决自己,特别是在成绩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时,会过度焦虑从而产生学习没有用,怎样学习都达不到目标的心理,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2、人际关系不好。可能是学校当中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对老师有不公平的评价、和同学发生冲突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很容易让孩子将负面情绪,转移到学习上面,出现厌学甚至不愿意去学校等行为表现。
3、孩子不会学习。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旧知识、新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的表达出来,对日益繁重的学业课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4、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给予过大的压力,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属于青少年学生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不会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内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
5、学校原因。当今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学生课业繁多,为了能多多教授知识,很多老师就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方法,一味的灌输也不去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去消化。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引导
1、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纠正和指引。家长也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成才的路千万条,家长不要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扯得太紧。
2、多鼓励,少打击
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数落,才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父母要改变以往一味批评的教育方式,努力寻找孩子的微小进步,对孩子的每一点努力与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要让孩子认识到,他通过努力可以学习好,家长对他有信心,有耐心,对孩子成绩的提高不要急于求成。
3、帮助孩子对事物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用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4、适当奖励鼓励,但不要说过多的空话
只要孩子努力学习了,父母就要给予奖励,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轻抚、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其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多加鼓励,要让孩子亲身体验自己没有那么糟糕,学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边说一些无营养的鼓励的话,意义不大。